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

ID:27430972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_第1页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_第2页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_第3页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_第4页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机抬吊高加吊装工艺浅析与方案选择(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0)摘要:“双机抬吊”穿入厂房是高加等长筒形大件吊装的常用方法之一,木文以某新建电厂高压加热器吊装为例,对两种不同的“临时支点法”双机抬吊工艺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方案的实现提出关键控制要素和注意问题,同时对高加“双机抬吊”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关键词:高加双机抬吊工艺方案1引言在发电厂施工中,双机抬吊穿入厂房安装就位是高加、除氧器等长筒形大件吊装的常用方法之一。木文以茶发电厂一期(2×1000MW)工程一号机#1和#2高加吊装为例,对两种不同

2、的“临时支点法”双机抬吊工艺进行介绍和比较,对方案实现的关键控制要素进行分析,同时对高加“双机抬吊”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该工程每台机组共3台高压加热器,#1、#3高加布置在除氧间25m层,#2高加布置在17m层。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吊车性能,在除氧间固定端外0m,选用两台履带吊将其双机抬吊至就位高度后,在固定端增加临时支点进行吊点转换,通过倒换吊点位置和牵引配合,将高加就位到引拖梁上,通过引拖、顶升,最终实现就位。2吊装过程、工艺分析2.1#1高加吊装过程在除氧间25m层布置引拖梁、滑轮组等引拖装置,在该层①轴线框架梁上方安装临时倒

3、钩支座。吊车和高加按照设定的作业半径布置,500t履带吊(简称主吊车或500t)布置在高加前端,150t履带吊(简称副吊车或150t)布置在后端。抬吊过程经历了四步:1)在初始阶段,双机按照预先的负荷分配承重(图中负荷分配未包含吊钩、索具等的重量,下同)和选择吊点,将高加抬吊到就位高度;2)高加前端进入除氧间,500t吊钩接近除氧间桐漿后停止,将高加在25m层①轴线用临吋倒钩支座垫实并承重(距离高加重心1.5m)后,500t第一次脱钩,此时倒钩支座和妇端的150t求重;3)500t吊点转移到高加后端,距离重心4.59m并承重,将牵

4、引滑轮组与高加前支座连接,500t和装奋重物移运器的高加前支座承重,撤掉倒钩支座上的道木,150t脱钩、退出吊装;4)卷扬机牵引高加前移,500t配合跟进至吊钩再次接近除氧间框架,高加后支座进入引拖滑道,高加前后支座承重,500t二次脱钩、退出,抬吊结束。2.2#2高加吊装工过程#2高加也采用类似方案,但150t布置在前端,500t布置在后端。抬吊过程共五步:1)双机将高加抬吊到就位高度后将其前端穿入除氧间,直到150t吊钩贴近除氧间框架,装冇重物移运器的高加前支座进入滑道,牵引定滑轮组与高加前支座连接,150t松钩、退出;2)5

5、00t和高加前支座承重,卷扬机牵引高加前移,500t配合跟进至吊钩接近除氧间框架,停止;3)用预先布置在17m层①轴线框架梁的倒钩临吋支座(距离重心1.5m)将高加垫起、承重,500t第一次脱钩,此吋由高加前支座和临吋支座承重;4)500t吊钩移到高加后支座的后端(距离重心4.2m)再•次承载,撤掉倒钩支座上的道木,卷扬机牵引高加前行,500t配合跟进,直至500t吊钩二次接近除氧间框架,这吋高加后支座上的重物移运器己经进入引拖滑道。5)500t二次脱钩、退出,高加前后两支座承重,卷扬机继续牵引高加前行,#2高加抬吊阶段结束。2.

6、3吊装关键点对比分析1)在两台设备的吊装中,主吊车500t都有一个二次转换吊点的过程。在两台吊车不能满足直接抬吊条件下,通过借用建筑物框架梁作为承力点,实现吊点转换,达到发挥主力吊车效能的目的。因此应对建筑物框架梁强度进行核算,对倒钩支座进行设计和强度校核,这是方案实现的前提。2)两个方案均有一个后车吊点位置未变,但因前端支点位置改变,以至于后车负荷在静态条件下增加的过程。这个过程都发生在第2步,#1高加发生在点转换,150t吊车和倒钩临时支座承重吋,#1高加在这个过程后车150t受力情况的变化对比如表1:#2高加发生在前车脱钩,

7、高加前支座与500t吊车承重阶段。所以这种静态下的负荷增加应引起重视,方案设计时应保证午.不超载,在实施吋保证缓慢加载,防止冲击负荷出现。3)在吊点转换吋,#1高加吊装500t第一次脱钩后由倒钩支座和150t承重,此时150t力臂的支点为临吋倒钩支座,而不是高加前支座。如果此吋前支座为支点则造成150t履带吊超负荷承载。支点不同引起150t受力的对比如表2。在正常情况下,150t吊车的负荷率仅为60.7%,但如果临吋倒钩支座不起作用,前支座为受力支点后,吊车的负荷率达到101.5%,既违章又危险,这是最不易被现场施工人员理解和最易

8、发生问题的关键点。因此在实施吋必须严控检査和落实以临时倒钩支座为支点。而#2高加吊点转换吋重心己在除氧间内,由倒钩支座和高加前支座承重后实现500t第一次脱钩,不存在此问题,这是和#1高加吊装的一个显著区别。4)双机抬吊作业的基本原理是力矩平衡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