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

ID:27435710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_第1页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_第2页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王辉源陕丙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718200摘要:木文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主要方法是:诱导一一读图,指导一一绘图,指导一一绘图,对照一一填图,训导一一作业,训导一一作业。通过这六种方法可达到最佳教学目的。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方法识图技巧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指导学生读(识、用、记)图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和地理常规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要通过地图获取知识,使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就要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

2、”而求其“理”。地图和地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似“肉”,地图犹如“骨架”。学生只有把地理知识附在地图这副“骨架”上,通过地图形成清楚的地域概念,才能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地理课木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

3、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他们在地图上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能力。一、诱导一一读图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地理图表,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自己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读图方法,那是最为宝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读图内容,诱导学生做到手、眼、脑不离地图,左图右书,使地理教学达到“地理知识、技能、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统一”,真正达到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的作用。例如,在“秦岭一一淮河线”一节内容学习吋,

4、我设计了如下步骤:投影展示秦岭一一淮河图。1.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秦岭一一淮河的位置,并冋吋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描出这条线。2.请再仔细读图,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3.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4.秦岭一一淮河的范围,包含哪些省区?(出示判断题,判断部分省区分别。)5.请同学们来讲述秦岭一一淮河(综合复>』分别讲述秦岭一一淮河)。二、指导——绘图比如在学习中国地形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步教学方法:1.自绘中国空內轮廓图板图。2.师生共同填空白图:把我国主要山脉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一一

5、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的顺序依次绘在板图上。3.五分钟识记:对照板图边说边指,记名称、走向和位置。4.实战演4:让同学们亲自到黑板前指出山脉名称。5.自描一幅中国空白轮廓图,默填山脉。三、对照一一填图例如,在学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一节后,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步骤指导学生做填图练>」:1.在中国铁路线分布图上首先识记南北铁路干线。2.闭住眼晴二分钟默记。3.在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依次填注我国南北铁路干线。4.仿照上面的过程进行东西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的填图。四、训导一一作业教师设计基础训练题,对学生进行反馈检测。设计多种练习

6、,把知识巩固在地图上,这是培养识图、用图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完“祖国宝岛台湾省”一节内容后,针对本节内容知识点多、读图训练内容多的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一组练习:1.填表:最大岛屿最长山脉:最高峰最大平原最长河流2.连线题:最人的港口台北食品工业基地最早的城市高雄政治、交通、文化、经济中心最大的城市台南重化工业基地3.综合训练题:画图注明下列地理事物: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赤尾屿兰屿绿岛4.假如你要赴台旅游,请你说出台湾至少三处风景名胜。综上所述,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校条件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用多样

7、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AI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参考文献[1】王艳辉浅谈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参,陕师大教育出版社,2015,3。[2】刘宇洲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教学与管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