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ID:27440401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_第1页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_第2页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_第3页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宄进展刘淑芬(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华兴医院121072)【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方法:安排90例体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将45例体检人员分为两组,一组45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另外一组45例,采用末梢采血方法。同时使用血液分析测定仪进行血常规测定,进行重复性实验和对比实验,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WBC,HGB,MCH,MCHC.PLT均有明显差异,且末梢血个参数值均大

2、于静脉血。结论:临床应采用静脉血取代末梢血检测血常规【关键词】血常规静脉血差异性釆血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042-02引言目前对于观察,诊断,治疗多种疾病,在血液学方面的检验,分析以及结果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工作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就是关于血常规的检测。而血常规检验中最常见,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就是末梢血的采集和静脉血的采集。而在实际临床的应用上采用末梢血采集进行血常规的检验的时间最长,应用的也最广

3、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检验部门目前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而且对于怎么使用血细胞分析仪都做了仔细的研究和详细的报道。所以现在大都是在提倡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静脉采血。似是相对于静脉采血来说,由于长期使用上的习惯,以及末梢采血具有的方便性,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方式更能让临床科室以及被采血者接受。木文通过研究静脉采血以及末梢采血的检测结果的差异,在两种采血方法上综合分析对其差异性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其重要性及实用性进行阐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本次采血检验的是在我院2012年11月至2

4、013年5月期间内90例体检人员,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43.3岁。按照采血的方法将这90例健康人员划分为两个组:一组为末梢采血组,一组为静脉采血组。每组分别为45例,分别进行血常规采血的检查。1.2采血人群接受本次血常规采血检验的包括自愿参加的健康体检人员,大部分是门诊就诊的患者和住院的患者。1.3采血部位末梢采血组将左手中指的指内侧作为采血部位,静脉采血组将前臂肘静脉作为采血部位。1.4采血方法静脉采血组和末梢采血组保持采血前均为空腹,两组安排在早晨8点半左右开始

5、进行不同方式的采血检查。静脉采血组使用真空试管对采血对象实行持续一次性静脉血采集;末梢采血组使用真空试管对采血对象实行持续一次性末梢血采集。用稀释液将采集到的血液进行稀释,将采集的血液摇晃后使苏充分混匀,然后进行血常规的检验。1.5测定模式静脉采血组为静脉全血模式,末梢采血组为末梢血预稀释模式。1.6测定方法分别将末梢采血组和静脉采血组采集到的血液在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上机检测,所有采集的血液样本在两个小吋内检验完毕。1.7统计方法对各项资料进行重复性实验统计,以及比较实验的数据分析,进行配对t检验。1.结

6、果末梢采血组和静脉采血组分别采取血液进行检测后,经过检测结果相比对,静脉采血组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以及血小板(PLT)比末梢采血组的检测结果高。静脉采血的稳定性要高于末梢采血。1.讨论通过研究表明,因为末梢血的血液是由毛细血管,组织间液,动脉静血以及细胞内液组成的,检验效果不如静脉血采血检验的重复性好而且能够正确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末梢采血因为WBC计数增高,血小板计数偏低而不能反映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由于在末梢血采集的吋候,出血不畅,血流速度慢,致使组织液混入形成微血块而使和静脉采

7、血的血常规结果差异明显。可以说两种不冋的采血方式对于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和影响.在进行末梢采血吋,由于采血吋进针的深度以及被采血者容易紧张等原因,造成出血量小,达不到血常规检验的用量,这就需要反复挤压以获取足够的血液,这样就造成了血小板加速聚集,血液被组织液稀释,容易干扰到仪器检测的结果而造成汁数冇误差。而如果使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的检验,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在0前多数的研究中都表明,由于末梢血所用于稀释液的PH值,离子浓度,渗透压等的质量问题可以影响白细胞的形态。这样会使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

8、类计数在用仪器计数吋很困难。末梢采血方式的血液血小板计数偏低,末梢血测定的HGB,RBC,HCT和PLT通过比较要低于静脉采血的方式。而且在平均变异系数上末梢采血的检测结果页大于静脉血。在静脉血的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和WBC计数不仅准确,而II重复性要好于末梢采血。通过静脉才学以及末梢采血进行的血常规检验结果配对,检验分析,除了MCH以外主要参数中的7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测定血常规结果吋,两种不同的采血方式对血液分析仪测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