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

ID:27442841

大小:7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3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材P67 活动思考代纪距今年龄/百万年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6动物界植物界新生代第四纪1.8165.5142.0205.1250292354417440495545250038004600⑤②第三纪⑥中生代白垩纪①侏罗纪③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⑦石炭纪①泥盆纪②志留纪③奥陶纪④寒武纪元古代④太古代原始生命体地球初期发展阶段教材P68 活动探究1.可以。从材料中可知,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

2、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大量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弥漫天空,阻挡阳光射向地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恐龙因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绝。2.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全世界都感兴趣的问题,除材料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之外,仍有各种不同的假设:认为这与中生代末期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植物等条件的改变有一定关系;或者认为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恐龙本身的蜕化、流行病等有关。总之,恐龙的灭绝与其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密切制约它的外在因素(周围环境)有关。例如,恐龙为适应环境向特定方向迅速发展,但中生代的地形、气候多变,而且植物的盛衰与恐龙生活的习性形成重要矛盾,导致其最后灭绝。还有一

3、种看法,认为曾有一颗彗星爆炸,使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灭亡。教材P69 活动实践对某家工矿企业进行调查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该企业排出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二是该企业排放废弃物数量的多少;三是该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6教材P71 活动实践1.覆盖一层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少,而未覆盖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多,这说明草皮能减弱流水的侵蚀作用,防止水土流失。2.只要在土堆上放置一些覆盖物,就可以保持土壤不被水冲走。3.保护斜坡上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地表植被。4.6教材P73 活动思考1.区别:成土母质是

4、岩石风化的产物,不具备肥力特征,与土壤有本质区别。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厚,而热带荒漠带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较薄;温带湿润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风化壳较厚,发育的土壤层较厚;干旱和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较薄。教材P75 活动探究(上)1.水稻土是人类生产过程

5、中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以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大土块散碎,在土粒之间、微团聚体之间还闭蓄着一部分气体,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展。另外通过增施河泥,建造黏重的土壤质地,以利于蓄水种稻。2.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过度开垦、滥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无防护措施的基本建设工程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教材P75 活动探究(下)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

6、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通过这种物质循环,促成了土壤肥力的形成。2.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发育而成,冲积土发育程度较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也较好。3.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在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教材P77 活动实践各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大多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要在分析成因的

7、基础上,针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治理措施,真正做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材P78 活动探究61.从“合成卫星影像所显示的地球表层差异性”图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草原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稀树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2.教材图3-8“地球表层的差异性”中的箭头所指示的自然带自下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亚

8、寒带针叶林带。3.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教材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