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说课稿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

ID:2744733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_第1页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_第2页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_第3页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说课稿【说教材】《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说预设】【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

2、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2、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课时安排】  1~2课时。4【说程序】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

3、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

4、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

5、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4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⑴ 课文是按照什

6、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⑵ 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    ① 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② 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7、。   ⑶ 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⑷ 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8、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