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ID:27451996

大小:147.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2-03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1页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2页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3页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4页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1月15日兴山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届七次会议批准)“十三五”时期是兴山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落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抢抓长江经济带和“两圈两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实施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发展环境加速改善、产业集群加速培育、统筹城乡加速推进的黄金时期,是兴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顺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努力实现兴山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草案)根据《中共兴山县委关于制定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

2、,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富县、项目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规划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为“十三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3、2014年

3、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位居全省三类县第七位。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4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是“十一五”末的2.1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亿元,年均增长17%,是“十一五”末的2.2倍;县内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40亿元,年均增长23%,是“十一五”期间投资总额的1.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年均增长13.2%,是“十一五”末的2.1倍;外贸出口3.3亿美元,年均增长13.7%,是“十一五”末的1.9倍。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16:53:31调整优化到17:51:

4、32。一是工业经济日益壮大。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6家,工业总产值达206亿元,工业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75.3%。举全县之力支持兴发集团发展壮大,2014年兴发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497位,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实施中小企业倍增工程,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5.8倍。宜昌双汇、葛兴水泥、嘉德普安涂料、科林硅油、兴之新硅橡胶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围绕打造中国核桃之乡、全省优质烤烟基地、全省白茶第一县和全省畜牧大县的发展目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全县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467家

5、,网络农户3万多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22万亩,建成优质烟叶基地2.5万亩,优质柑桔9万亩,高效茶园4.2万亩,地道中药材6万亩,年出栏生猪34万头,出栏山羊20万只。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61%,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2万元,是2010年的1.9倍。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3倍、3.5倍。高岚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朝天吼漂流景区年荣膺国家4A级景区。培育星级酒店6家、农家乐200家。峡口港千万吨级货运码头基本建成,各

6、类物流企业达到43家,物流产值20亿元,逐渐成为鄂西渝东货运物流中心。新发展金融保险机构12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5.09亿元、贷款余额77.97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8倍、2.2倍,连续三年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县、全省保险先进县,农村普惠金融逐步推进。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3件,湖北省著名商标10件,湖北名牌产品12个,宜昌市知名商标9件;新增长江质量提名奖1家,三峡质量奖1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2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全县共开工建设项目524个,累计完成投资230亿元,年均增

7、长26.3%。成立经济开发区,完成造地3200亩。县内初步形成了白沙河、刘草坡磷化工产业园、平邑口硅化工产业园、峡口物流产业园、大礼溪工业园、古夫后河轻工电子产业园、黄粮农特加工产业园、水月寺石材产业园、南阳旅游产业园等“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葛兴水泥、科林硅油、嘉德普安涂料、长征包装、亮特精粉、新城石墨、安邦矿业等一批企业落户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县外着力抓好宜都、猇亭、东山三大园区建设,产值突破200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