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

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

ID:2745687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_第1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_第2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_第3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人民版必修专题.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生产力:(一)耕作技术、耕作工具1.传说:神农氏制“耒耜”2.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3.奴隶社会:石器锄耕4.封建社会: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农用动力或耕作方式的革命)汉代:牛耕普及,出现播种用的“耧车”;东汉:出现一牛挽犁唐朝:曲辕犁(二)水利技术:战国:李冰—都江堰(川西平原);郑国—郑国渠;关中—井渠法二、生产关系:(一)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质为奴隶主贵族所有):3.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

2、种土地所有制(1)国家土地所有制(政府掌握一部分土地)(2)君主土地所有制(3)农民土地所有制(自耕农)(4)地主土地所有制(最主要的)(二)制约农业发展因素1.沉重的赋税:“泰半之赋”2.繁重的徭役:“沉重的力役”3.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因土地私有)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2.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3.精耕细作是主要的技术特色4.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主要土地制度5.小农户个体经营是基本生产模式(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6.性质上看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二节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3、经济一、手工业种类1.田庄手工业(微型社会)2.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自已消费、交赋税3.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代表当时最高水平4.私营手工业(民营):产品供市场消费二、手工业部门(一)纺织业(麻、丝、棉)1.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2.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3.明代:出现雇工(资本主义萌芽)。---(二)冶金业(冶铜、冶铁、炼钢)1.商周:青铜器(青铜时代)3.春秋战国:冶炼块炼铁和生铁、炼钢和淬火工艺(进入铁器时代)4.秦:青铜防锈蚀技术4.汉代:煤炭作燃料。东汉

4、杜诗:“水排”鼓风冶铁南北朝:灌钢法(三)陶瓷业(白瓷、青瓷、粉彩瓷)1.唐代:邢白越青瓷(南青北白)、三彩黄绿青(陶)釉下彩绘2.宋元:“瓷都”江西景德镇(青花瓷)3.清代:粉彩瓷(康熙——雍正)三、古代中国手工业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部门多、种类多、分工细。3.技术先进,水平高超。领先世界。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模式并存。5.手工业是农耕经济的附庸6.明清时期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三节古代中国的商业一、商业、商人1.汉唐:丝绸之路。2.宋元:交子(最早纸币)、海外商运3.明代:出现会馆、商帮(晋商

5、和徽商)二、市场、城市1.政府控制的市场唐(长安):"坊""市"分开;官府严格控制管理;出现夜市宋(开封):"坊""市"界限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时间限制打破2.乡村草市:六朝出现--宋代服务设施完善三、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1.商业交通发达、国内外贸易发达: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3.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4.商业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违背经济规律,造成中国落后)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战国——整个封建社会)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2.目的:维护封建专治主

6、义统治的经济基础3.表现: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B西汉:商人不得衣丝乘车。禁奢侈。征重税。盐铁官营。限制社会地位。4.作用:(1)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有利于农业发展、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2)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违背经济规律,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二、海禁政策(内)、“闭关锁国”政策(外)1.含义:禁止中国人出海经商,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2.目的:防止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决定4.影响:妨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三、资本主

7、义萌芽:明中后期江南(苏州)丝织业1.产生条件:农业、手工业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2.表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特征:雇佣关系)3.缓慢发展的总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劳动力)B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市场)C重农抑商:设关卡,收重税(资本积累、生产规模)D地主买田置地(资本积累、生产规模)E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海外市场)F科技落后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即: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倾销商品

8、、掠夺原料)2、表现:①中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农产品商品化加速。③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表现: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3、影响:客观上为民资产生提供市场和劳动力。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包含五种成分:①封建经济、自然经济(正在瓦解,但仍占优势)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洋务企业④民族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