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

ID:27460351

大小:9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4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_第1页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_第2页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_第3页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_第4页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经济法学》期末复习申明:1.名词解释中的十一项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简答、论述题中也可能会考,所以在简答题的复习资料中也有重复。2.为求全面,部分知识点的答案没有删减,根据需要大家自己处理吧。一、名词解释1、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市场准入制度:是有关国家和政府准许公民和法人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条件和程序规则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的总称。3、工商登记:是政府在对申请者进入市场的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通过注册登记,确认申请者从事市场经营活动资格,使其获

2、得实际营业权的各项活动的总称。4、审批许可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社会成员直接设立企业和其他类型的经济组织进行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准许其进入某种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5、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6、假冒仿冒行为: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擅自使用与他人商业标志相同或相近似的标志,以致与他人的商品或营业活动产生混淆,减损他人商业标志的市场价值,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7、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

3、、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的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宣传。8、商业诋毁行为: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9、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提供奖品或奖金的手段进行推销的行为,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10、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11、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

4、息。12、强制性交易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行为。13、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14、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种服务为条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附加不合理的条件。15

5、、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16、串通招投标行为: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行为。17、相关市场: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18、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19、经营者集中:102012年莫宸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之经济法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一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

6、。20、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21、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22、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发现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的缺陷时,经营者依法从市场上收回,并免费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的制度。23、价格听证制度:是指制定(包括调整,下同)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前,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对制定价格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制度。24、政策性银行:

7、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25、财政法:是国家为实现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而参与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6、预算法:是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是财政法的核心。27、财政体制法: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关于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权限和财政收支方面的一项基本制度。28、政府

8、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