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ID:27463230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李志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6200)【摘要】目的:木文旨在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木院收治的15例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異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木院对15例患者进行了为时1年〜10年的回访,结果显示术后出现非中心性关节脱位症状的患者有6例,其中3例出现反复脱位症状;4例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状况;4例出现假体松动;14例伤前能正常活动的患者在术后有9例出现伤肢功能衰退现象。结论:

2、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优点,但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存在较高风险。【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128-02在临床上,偏瘫症患者因摔倒等意外状况而患上侧股骨颈骨折的较为常见,偏瘫患者若下肢机能没有完全丧失,则会伴随疼痛状况的发生,正常活动将受到更大限制。鉴于患者身体状况的特殊性,治疗这种类型的骨折应当综合考量。2002年6月一2014年6月我院通过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

3、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5例。異体案例分析与回顾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文旨在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故以木院收治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上述患者的术后状况进行了为期1年〜10年的回访。在所有的15例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而女性患者6例,男女比例为1.5。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岁,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24岁。均为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患病原因均为意外受伤,其中14例患者在伤前能走动或者执杖走动,还冇1例患者经常性卧床,可借助他人帮

4、助走动。所冇患者均在意外受伤后1周内进行了手术[1]。患者术前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小球肾炎、胃溃疡、慢性支气管炎等六种[2],六种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11、11、9、2、2和2例。1.2治疗方法我院采取积极治疗法。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情形下,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技术,选用非组合单级假肢,使用新一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置换后的假肢,最后缝合髋外旋肌。术后在进行基础性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以此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3】。1.结果15例患者均被冋访,回访时间最长达到

5、10年,最短的为期1年,术后出现非中心性关节脱位症状的患者有6例,其中3例出现反复脱位症状;4例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状况;4例出现假体松动;14例伤前能正常活动的患者在术后有9例出现伤肢功能衰退现象。2.讨论3.1偏瘫侧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原因偏瘫患者产生侧股骨颈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1)下肢机能退化,平衡能力减弱,易摔倒;(2)下肢缺乏活动,神经萎缩;(3)肌肉蒌缩,骨质疏松;(4)髋部力量减弱,摔倒吋无法冇效支撑身体重量。3.2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偏瘫患者大多数年纪较大,并

6、发症较多,且长期偏瘫易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可以冇效减少创伤面积,避免增加患者身体负担。相对传统治疗方法,手术所需时间较短,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手术意外发生的概率。经过大量临床试验,采用该种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提早下床活动,一般手术后四到六天就可以借助外力行走。3.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不足或缺陷第一,术后产生关节脱位现象。人工关节的术后稳定性受到假体安装的合理性、关节周围软组织收缩性以及肌力融合度等的共同影响。人工股骨头脱位包括髋臼外脱位和中心性脱位两种情况。1

7、5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非中心性关节脱位症状,均属于髋臼外脱位。虽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术后锻炼仍奋6例患者产生脱位症状,其中2例患者发生反复脱位现象。第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概率较高。血液高度凝固状态、血液流动缓慢、静脉壁受到损伤等是导致静脉血栓发生的三大因素。因为偏瘫患者大多数年纪较大,并发症较多,II长期偏瘫易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术中过程中失血过多等均会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现象,从而发生DVT症状。1.结论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运用到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当中,具冇很人的运用价值,手术吋间短、伤

8、口小,术后短期内即可下床活动,有效避免了骨折病痛和长期卧床的不便,但是该技术在临床运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术后反应,因此应该谨慎采用。【参考文献】[1]Dh川onKS,AskanderA,DoraismayS.PostoperativedeepveinthrombosisinAsianpatientsisnotararity:aprospectivestudyof88patientswithnoprophylax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