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

ID:27471723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_第1页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_第2页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_第3页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_第4页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组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元代龙泉青瓷特征浅析(图)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烧造历史较长,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薄而透明,以“青翠欲滴,温润如玉”而著称。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烧制出亮青、粉青釉等佳器,尤其是梅子青器享誉海内外。进入到元朝,龙泉青瓷精湛的烧造技术不仅经久不衰,而且产量巨大,窑址遍布浙江省瓯江两岸,如大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等。以其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为基础,龙泉窑产量比宋代扩大了好几倍。1975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瓷器,其中龙

2、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1980年10月29日,高安元代窖藏出土239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168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元代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  下面结合高安窖藏出土的部分龙泉窑器物,就元代龙泉瓷的烧制、类别、纹饰等的主要特征进行浅析。  窖藏龙泉青瓷的主要特征  元代龙泉窑的窑址已发现数百处之多,种类丰富,影响面大。南宋时期,有些窑口生产的精品佳作曾作为宫廷贡品。元代龙泉窑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型和装饰上又有创新,突出了时代特征。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等。  在传统观念中,元代龙泉窑瓷器大多笨重粗劣,胎体不修边幅,装饰效果简单平俗,胎质也显

3、粗糙,难觅温润如玉者,质量上与宋代相比差距甚远。但从高安元代窖藏出土的168件龙泉窑瓷器看,不乏精品力作。  在器物类型上,较之南宋之前器物更是略胜一筹。如洗类有双鱼洗、蔗段洗、宝杵洗、印花洗等,都属元代龙泉青瓷中佳器。布局合理匀称,装饰纹样线条优雅,其精湛的工艺与超凡的艺术效果密切结合,相得益彰,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有的属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  在装饰手法上,尤以刻、划、贴手法居多;装饰题材有花卉、莲花、宝杵、水波纹及堆贴龙、鱼等,技法娴熟,刻划洒脱、豪放,与器物的浑厚融为一体,给人以朴实、粗犷的美感。以大盘为例,盘沿平折,有的盘心堆贴有独龙戏珠,工

4、艺惟妙惟肖,独具匠心,有王者风范。  在釉色上,釉面明澈温润,苍翠如玉,不仅出现了精美的粉青釉和亮青釉瓷器,还有极为罕见的梅子青釉佳器。  在造型上,出土的168件器物中,主要以盘、碗、洗、碟等为主。在器物成型修足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取了卧足、圈足、平足等工艺。足底无釉处均显现火红色护胎釉,胎体厚重,烧结坚致。这均是元代龙泉窑器物的主要特征。  高安元代窖藏龙泉器物之精美,实属罕见,为我们研究元代龙泉窑藏瓷提供了大量规范的实物依据,改变了我们对元代龙泉瓷原有的观点和看法。  窖藏出土盘类  元代瓷盘在造型和装饰上进行了较大的革新和改造,实用性和美观性俱佳,出现了釉下彩

5、绘和刻、贴、划、印等多种装饰手法,形状也有了改观,体形大小不一,硕大者可用来盛放猪、牛、羊等家畜的头及大块食物。  窖藏出土洗类  高安元代窖藏出土的168件龙泉瓷器中,洗类就占29件,仅次于碗类的62件。品种也较为丰富,有双鱼洗、蔗段洗、宝杵洗、印花洗、梅子青釉洗等。由此联想到近代学者许之衡所著《饮流斋说瓷》,其中未提及元代洗的产量及品种,这可能是因为他与元代龙泉洗实物谋面过少或掌握资料不足有关。  梅子青釉是宋代龙泉窑创烧的一种著名青釉品种,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故而得名。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其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

6、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史料载,梅子青品种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又多为仿古铜器和玉器造型的古雅之品,弥足珍贵。  烧制梅子青釉时对瓷胎的要求较高,釉料采用高温下不易流动的石灰碱釉,便于数次施釉以增加釉层的厚度。在1250~1280摄氏度高温和较强的还原气氛下烧造,釉层厚而透明,釉质莹润,苍翠欲滴。  高安元代窑藏出土的这件印花宝杵纹洗,圈足底端积釉处形成较厚的釉胎,纹饰及口沿釉薄处呈白色,胎体厚重,精美大方,为元代龙泉青瓷极品。此器改写了梅子青只在南宋烧造的历史。  窖藏出土碟类  碟为盘的一种,最早出现的瓷碟是商代原始瓷碟。碟比盘小,且轻薄,其主流器型出现于唐宋,适用

7、于茶馆、酒席设茶盛放点心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