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

ID:27475226

大小:4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_第1页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_第2页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_第3页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_第4页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国产CPU还安全么?  说到CPU、SOC想必很多人不会陌生,但如果提到EDA工具,可能很多人就从未听说过了。其实,EDA工具在芯片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EDA工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什么是EDA工具?中国在EDA工具上和国外差距有多大?在EDA工具上完全受制于人会存在安全风险么?    什么是EDA工具  EDA工具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简称,是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2、(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利用EDA工具,工程师将芯片的电路设计、性能分析、设计出IC版图的整个过程交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  时至今日,尽管所用的语言和工具仍然不断在发展,但是通过编程语言来设计、验证电路预期行为,利用工具软件综合得到低抽象级物理设计的这种途径,仍然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一位从事CPU设计的工程师表示,“在没有EDA工具之前,搞电路要靠人手工,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上亿晶体管的设计用手工简直是不可为的……可以说有了EDA工具,才有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

3、计的可能”。    集成电路版图    中国EDA工具完全依赖国外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曾表示,“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使用先进工艺就代表是先进水平的错误认识,Intel用0.13微米工艺能作出2GHz而我们要用45nm才能实现,这就是差距……快速提升我们自己的IC基础设计能力迫在眉睫,这是改变目前中国IC设计业严重依赖EDA工具和制造工艺才能实现芯片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径,而依赖并滥用IP则导致了中国SoC设计的同质化”。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提到的“依赖并滥用IP则导致了中国S

4、oC设计的同质化”指的是国内众多IC设计公司大多依赖于ARM的IP授权开发SOC,由于都是购买ARM的CortexA53、A72、A73等产品,同质化是必然的。“中国IC设计业严重依赖EDA工具和制造工艺才能实现芯片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径”指的是很多中国国产SOC/CPU性能的提升严重依赖于购买更好的EDA工具和采用更好的制造工艺。对于依赖更好的制造工艺和严重依赖国外IP,因不属于本文范围不做讨论,重点说下中国在EDA工具上完全依赖国外产品。  EDA软件方面早已形成了三巨头——Synopsys、Cadence、Mentor。Sy

5、nopsys是EDA三巨头之首。国内从事EDA软件开发的华大九天和这三家现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诚然,华大九天也想在某些点工具上做些突破,但就整体技术实力而言几乎像蚍蜉撼树——目前,国内根本没有深亚微米的EDA成体系的设计平台。正是因为国内从事EDA工具开发的公司在Synopsys、Cadence、Mentor面前实力过于悬殊,国内IC设计公司几乎100%采用国外EDA工具。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不到缩小和Synopsys、Cadence、Mentor技术差距的可能性。      为何在EDA工具上追赶这么难  开发出

6、性能优越的EDA工具,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算法,另一方面需要和工艺相结合。虽然在算法方面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但EDA设计的后端工具要和工艺相结合,但国内自主工艺很少有深亚微米的工艺,大多是180nm和130nm。虽然中芯国际有40nm,而且宣称有28nm,但可能没有量产过,或者量产的都是小芯片。目前中芯国际最先进的工艺线都是引进的,还签署一定限制条款。正如国家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完善的基础建设,这是发展的基础,EDA工具的研发进步就需要国内自主研发的制造工艺做基础,由于没有自主研发的先进制造工艺,所以和工艺结合的那部分就根本不可

7、能取得技术突破。  那如果有了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就能够开发出良好的EDA工具了么?事情没这么简单。即便有了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撇开工艺结合,光在算法技术上和国外三巨头的差距也很远。而且算法和工艺相结合很难,需要非常高深的数学理论,这是目前国内很难做到的。另外,技术发展也离不开商业因素,在国外三巨头占有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全球市场早已被国外产品占据,因此,就国产EDA工具而言,目前还看不到赶超西方的可能性。      依赖国外EDA工具是否存在风险  既然如此,完全依赖于国外EDA工具是否存在商业上风险呢?其实,对于这点,国内没

8、有必要过于忧虑,由于不能明说的原因,对于国内IC设计公司而言,并不怕国外进行制裁。  也许又有人会问:如果Synopsys、Cadence、Mentor在EDA工具里埋地雷,而国内IC设计公司恰恰用这些被埋雷的EDA工具设计芯片,那么芯片的安全性还有保障么?对于这个课题,其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