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

ID:2747601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4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_第1页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_第2页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_第3页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_第4页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  在欧洲,中世纪后期游吟诗人、爱情歌手和民间歌谣这些民间的音乐开始兴起,这些音乐表现了世俗人民的愿望,反映了世俗民众的生活,因此称其为世俗音乐。11世纪至12世纪,是欧洲音乐史上的分界线,原因是除了在宗教音乐领域中存在的复调音乐之外,还有这些世俗音乐的发展。世俗音乐的音乐形态是单声音乐,这些单声音乐作为中世纪最发达的音乐形式,曾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即使在复调音乐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单声音乐仍具有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    一、游吟诗人的出现促进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游吟诗人也叫游唱歌手,游唱诗人。游吟诗人的出现有特定的时代与历史文化背

2、景。究其根源是为十字军的尚武精神与骑士风度衍生的音乐表现促成其音乐的形成与发展的。他们皆不是流浪汉,尤其在早期,皆是上层人物、王侯、贵族。游吟诗人写出作品后,自己并不演唱,而是让那些漫游的音乐家、艺人替他们演唱,以传播他们的音乐作品。  游吟诗人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的普罗万斯,称为Troubadours。当时使用的是南部的方言奥克语而创作的。最早的一位游吟诗人是博瓦图的伯爵威廉九世(1087—1127)。而最著名的一位是贝尔特朗(约1180—1195年行唱,死于约1215年),此外著名的游吟诗人还有:玛尔卡布吕、贝尔那、兰博、发第等。南方游唱诗人的歌曲至今尚存246首,诗

3、词约2600首。在法国北部的游吟诗人称为Trouveres。他们是使用北方的方言奥依尔语(日后演变为现代的法语)而创作的。著名的有狮心王理查(1199年卒)、布隆岱尔、奎斯尼(1150-1226)、白弄得(1150-1200)、亚当等,而其中亚当是北部最著名的游吟诗人,他曾作有歌唱戏剧《罗宾与马丽翁》,被后人视为歌剧的先驱。北部游唱诗人的作品尚存至今的较多,曲调约1400首,诗词约4000首。法国南部与北部的游唱歌曲保存于手抄本歌集内(Chansonniers),歌曲的记谱法多使用格里高利圣歌的记谱法。歌曲曲调的节奏是视诗词的节奏而定的,曲调的进行较自由和主观。  游吟

4、诗人所写的诗种类很多,体裁多种多样,如:1.Canso,即爱情诗歌,由于贵族王公追求“骑士风范”,故此题材居多。2.Sirventese,即讽刺诗,多用熟识的曲调配合。3.Pastourelle,即牧人歌曲,多用对话形式写成。4.Aube,即唤醒恋爱者之歌。5.Tenso或Jeu-padi,即两人或三人交谈的诗歌。6.Chansondegeste,即战争歌曲。乐曲结构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祷文式(Litang):战争歌曲属此式。2.轮唱式(日ondel):舞曲类型的轮旋曲,重复诗歌、叙事歌均使用此曲式。3.继抒咏式(Seqentia):一种悲忧的歌曲、诗曲和一种舞曲,埃

5、斯坦匹达使用此曲式。4.赞美歌式(Hymni):歌曲、齐拍歌曲和一种环舞歌曲采用此曲式。  游吟诗人创作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乐节完整,段落分明,节奏清楚,调式终止明显。音乐的节奏以诗的韵律为基础。诗的韵律,例如抑扬格的配置,则构成了歌曲的曲式。法国游唱歌手最常用的乐器是“维沃尔”(Viole),这种弦乐器是提琴的祖先,有时也用“竖琴”(日otta)作伴奏。游吟诗人所演唱的歌曲多种多样,丰富了世俗音乐的题材与体裁。    二、爱情歌手的出现促进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游吟诗人的创作形态于12世纪传人德国并影响了贵族们世俗音乐的创作,从而使那里诞生了“爱情歌手”。爱情歌手虽大多

6、数是贵族和骑士,但与“吟唱歌手”不同,他们的作品不是交与流浪艺人演唱,而是自己来演唱。爱情歌手的艺术繁盛期是在?3世纪。我们可以在R.斯特劳斯的歌剧《贡特拉姆》中欣赏到他们当年的身姿。著名的爱情歌手有亨利、尼达、瓦尔特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瓦尔特,他从1187年开始创作,被公认为是德国真正的艺术家。  爱情歌手的记谱法与游吟诗人一样,也采用了格里高利的记谱法,其节奏也是根据诗的韵律而来的。作品篇幅较长,形式讲究,歌词无大的意义,曲体上最常见的是两个诗段(Stollen)用同一旋律演唱,收尾段用另一个旋律(Abgerang),形成AAB的曲式,后来的AABA形式,是在最后又重

7、复了前面的诗段旋律,因而显示了ABA曲式的趋向。逐渐向我们认为完美的音乐形式贴近。  在14世纪,一些城市的爱情歌手组织了自己规章严格的行会组织,它不仅是训练歌唱的机构,而且有自己的艺术评定等级规定。他们关于等级的规定是这样的:“识谱不太熟悉的人,叫学徒;识谱熟练的人叫学友;会唱五六首歌曲的人叫歌人;为曲调制作词句的人叫诗人;创造曲调的人叫师傅。”其中能创造曲调的人——师傅(后来发展成名歌手)算是造诣最高的。  “爱情歌手”整整活跃了3个世纪,到14世纪前半叶,逐渐衰败,骑士阶级的遗产由中产阶级的市民承继下来,无论在法国和德国,当游吟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