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

ID:27484761

大小:7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4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_第1页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_第2页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_第3页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_第4页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文献集成》编纂纲要(试行稿)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做好《浙江文献集成》的编纂、整理工作,特制定本纲要。一、收录范围1.历代浙籍人士的著述。所谓浙籍指出生在浙江,或籍贯是浙江(三世祖以下出生或定居现行政区域属浙江省境内)者。2.虽非浙籍,但久居浙江,且其主要著述在浙江完成者的著述。对此当从严掌握。3.其他记述、研究浙江的著述。4.收录的时间下限为2000年12月31日去世者的著述。二、文献分类《浙江文献集成》按大家全集、名家专集、地方史料、方志族(家)谱、档案资料五大系列分

2、类编纂,总计约出版2000种左右。1.大家全集:具有多方面学术成就、影响深远的大师级学者的全集,代表浙江学者的实力和水平。2.名家专集:在某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名家专集,下分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子目。3.地方史料:前人编著的有关浙江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人物的史料;或新编某一主题的浙江地方文献的总集(如《浙江历代碑刻汇编》之类)。4.方志族(家)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代所修的地方志和名家望族编修的族谱、家谱。这类文献整理以各地市为主。5.档案资料:各类专门性的档案资料的编纂整

3、理。这类文献整理以省属各部局为主。三、整理顺序鉴于浙江文献的总量相当庞大,《浙江文献集成》拟分批整理出版。以下基本原则确定整理出版的先后顺序:重要性——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代表性——时代、地区、学术领域等方面的多样性;可行性——整理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较快完稿。拟整理的书目,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由《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负责汇总、讨论,确定分批整理书目,报送《浙江文献集成》学术委员会审定。四、汇辑与编次1.大家全集应把该学者所有作品网罗无遗。全集的编纂可以原有的全集或专集为基础,并加以补充完善;编者增辑的部分可以放

4、在全书之末或某一部类之后。也可以按新的体例编次。2.名家专集应把该学者成就较为突出的某一或若干领域的全部作品汇编成专集。专集的编纂可以以原有的专集为基础,并搜辑与专集内容相关的作品补充完善。也可以按新的体例编次。3.由同一作者多种著作汇编的全集和专集如果本身有全集或专集的,一般按原来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是新编的,古籍可以按经、史、子、集的顺序分类编排,同一部类下再按撰写、出版时间先后排列;也可以根据内容或重要性分类编排。现当代人的全集和专集可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之部类顺序排列:先哲学类著作、次社会科学类著作、次单篇杂著,

5、次文学创作类著作,次书信日记,次翻译作品。也可以根据内容或重要性分类编排。同一类内容,按原书(文)首次出版时间排列;未出版的著述,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列。4.编者增辑的内容要在前言或文末注明出处,必要时还要说明理由;增辑的现当代人的单篇文章本身已发表的,要在文后用括号注明原发表的刊物、时间、卷期。用“(原載《文史》二十五輯,中華書局1985年10月出版)”(繁体排版著作)或“(原载《文史》25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出版)”(简体排版著作)的格式。五、校勘与标点本丛书的校勘标点以中华书局总编室1991年10月拟订的《古籍校

6、点释例》(初稿)为基本依据(详见附件)。鉴于本丛书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1.校勘以版本的对校为主,校记尽量少而精;正文改字不在正文中标注增删符号,而在校記中加以说明(例见《古籍校点释例》(初稿)之八);校记说明校改主要依据,要简明扼要,一般不作繁琐考证;校记一律放在每页底部,用①②③④⑤……顺序标注,正文中校记的注码放在所在句子的标点符号之前。2.校记只标出校改之处,而不必举出原句。一般可酌用以下方式表示(注意:例中校語是為舉例方便杜撰的):魏著作謂法言曰①:“向來議論②,疑處悉盡③,何為不隨口記之④,我輩數人定

7、則定矣!”法言即燭下握筆,略記綱紀⑤。①“魏著作”下宋本有“淵”字。② 議論,宋本作“論難”,義長。③“悉”字原作“息”,據宋本、元本改。④ 此句宋本作“何不隨口錄之”。⑤ 略記綱紀,原作“略載綱記”,今從宋本。3.正文酌情划分段落,并加标点。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各占一格位置;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前二种各占二格位置,后二种各占一格位置;双引号作“”、单引号作‘’,双书名号作《》、单书名号作〈〉,上下引号、书名号各占一格位置。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

8、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不用专名号。古籍正文一般不使用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现当代人的著作作者本身已施标点的,基本上保持原貌,但对明显不符合目前通行标点的,可作一些改动,如引文前有冒号,引文结束后的句号要放在引号内;不用冒号的,引文结束后的标点符号要放在引号外。4.校点一般原则:(1)底本中的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