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

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

ID:27486231

大小:10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_第1页
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_第2页
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_第3页
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_第4页
资源描述:

《光的颜色 色散_同步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的颜色 色散1.关于薄膜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厚度均匀的薄膜,也会发生干涉现象B.只有厚度不均匀的楔形薄膜,才会发生干涉现象C.厚度均匀的薄膜会形成干涉条纹D.观察肥皂液膜的干涉现象时,观察者应和光源在液膜的同一侧E.厚度不均匀的薄膜才会形成干涉条纹2.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劈尖膜的上下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C.将上玻璃板平行

2、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E.如果上边玻璃板的下表面有凸凹不平的地方,则对应的干涉条纹不再是平行直条纹3.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波速大于b侧光的波速E.在真空中a、b两侧光的波速相同4.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不同

3、B.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小C.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光速比紫光大D.每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都会分成几种颜色的光E.只有复色光才会出现色散现象5.汽车行驶时常会滴下一些油滴,滴下的油滴在带水路面上会形成一层薄油膜,并显现彩色,这是为什么?6.用三棱镜可使阳光折射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D区域分别是什么色光区?(2)将一瓶绿藻放在A处,则B、C、D哪一处变暗?(3)将一瓶绿藻放在B、C、D的哪一位置上,就会严重影响它的生长?7.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实验探究光的色散规律,他们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在其左方竖直放置一个很大的光屏P,让一复色光束SA射向

4、玻璃砖的圆心O后,有两束单色光a和b射向光屏P,如图所示。他们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A.单色光a的波长大于单色光b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a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b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a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大于单色光b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D.当光束SA绕圆心O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在光屏P上最早消失的是a光E.用a、b两单色光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条纹现象是怎

5、样的?9.在研究材料A的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高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问:(1)在B板上方观察到的亮暗变化是由哪两个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2)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的高度升高多少?参考答案1.ADE2.ACE3.BCE4.BCE5.白光射到油膜上,从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形成相干光源.由于各种色光波长不

6、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宽度不同,所以各色光在薄膜上形成干涉条纹呈现彩色。6.(1)B为红光区,C为绿光区,D为蓝光区。(2)由绿藻呈绿色可知其对绿光的吸收最弱,故B和D处变暗。(3)由(1)可知,C为绿光区,故绿藻只能得到极少量可利用的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会严重影响其生长。7.ABE8.竖直肥皂膜是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上薄下厚的薄膜,所以金属丝圈的缓慢转动,改变不了肥皂液膜的上薄下厚的形状,由干涉原理可知,同一厚度处的干涉条纹在同一级次上,所形成的干涉条纹都是水平的,与金属丝圈在该竖直平面内的转动无关,仍然是水平的干涉条纹。9.(1)A,B间为空气薄膜,在B板上方观察到的亮暗变化,是

7、由B的下表面反射的光和A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叠加产生的。(2)当温度为t1时,设空气薄膜厚度为d1,此时最亮说明2d1=kλ。当温度为t2时,设空气薄膜厚度为d2,此时再一次最亮说明2d2=(k-1)λ,得d1-d2=,故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的高度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