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模具-设计检查表

0.模具-设计检查表

ID:27488145

大小:276.4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0.模具-设计检查表_第1页
0.模具-设计检查表_第2页
0.模具-设计检查表_第3页
0.模具-设计检查表_第4页
0.模具-设计检查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0.模具-设计检查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及优化 (第一页,共八页)模号:设计师:审核:      日期:序号项目是否备注1产品图是否为最新版本?哪个版本?2是否放缩水?3收缩率是多少?收缩率是否正确?(与客人提供的是否一致)4产品是否已做脱模分析?有哪些部位脱模斜度小于0.5度?5是否有难于出模的产品结构6产品上是否有薄胶位(厚度<0.8MM)?有哪些深骨位(>15mm)?7产品上是否有局部的厚胶位?(大于3.5mm)8产品上哪些尺寸公差小于0.05MM?9产品的胶厚是否均匀?10产品结构是否会导致薄钢位?11产品结构是否会导致插穿

2、角小于3度?12晒纹面的出模角是否足够?13透明件的出模斜度是否比一般制品大?(一般PS>3°,ABS及PC>2°.14筋的宽度是否为外观壁厚的2/3以下?15有外观要求的制品螺丝柱是否有防缩的措施?一、模胚         (第二页,共八页)序号项目是否备注1模具安装方向的顶部是否标示出(TOP)?TOP方向是否合理?2模具外形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是否需要装隔热板?3模具是否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是否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4重量超过800KG的模具安装

3、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用码铁?(为安全)5码模的位置和厚度是否足够?电气插头是否在模具顶部并有绝缘和保护措施?6手工码模时,码铁是否与水嘴等干涉?7冷却水嘴是否伸出模具表面?水嘴凹进外表面是否超过3MM?8凸出模具边的部位有否加保护装置?9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预复位机构等是否有支撑腿保护?10吊装是否能平衡(整体、半边、单件)?吊装孔是否够大?11吊装有否装平衡杠?平衡杆是否超过模胚(不能超过模胚,否则会撞注塑机拉杆)?12模胚上所有的

4、导柱高出分型面的距离是否一样(这样装拆模比较便捷)?13导柱的直径是否够?14导柱长度是否够以保证合模时导柱是最先进入对边的模内?15模板的宽度是否够?模板的宽度是否合理?16模板的厚度是否合理(太厚或太薄)?17模胚的高度是否大于注塑机的最小模具高度?18三板模水口板是否有10-12MM的开模距?水口板和前模板之间的开模距是否适于取出水口?(一般情况下,S=水口长度+20-25MM,且>120MM)19三板模水口边直径和长度是否够?(考虑A板重量和开模距离)20三板模用机械手取水口时,限位拉杆和

5、水口边是否会与机械手干涉?21模具需要的开模行程加上模具高度是否小于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距?22有否加边锁(INTERLOCK)?有否装计数器?23有斜顶,扁顶或顶针较多或顶板重量较重或模芯偏离模胚中心>30MM时,顶针板有否装中托司?撑头是否足够?24大模胚(500)以上是否每块板都有吊模孔?25500以上的模胚顶针板使用弹弓复位时,顶针板有否装限位螺丝以便于拆卸?26定位环的凸出是多少?定位环的凸出是否够?(一般10MM)27定位环是否有沉入模板?定位环的大小是否合乎啤机?(一般100MM或150

6、MM).28如注塑机采用延伸喷嘴,定位圈内部是否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喷嘴带加热圈后能伸入?29大模胚前后模板有否做止口?30所有活动板是否有限位?31锁模时不平整的分型面会令所受的锁模力不平衡,是否有设置锥锁或模芯止口进行调节?32模具顶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500MM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杆5-10MM.33深模框根部是否有做R(深度>100MM)?34模框较深时是否镶斜度镶块以便于拆卸模料(深度>100MM)?35模芯偏离模胚中心大30

7、mm时,是否有设置平衡块以平衡锁模力?36直径超过20MM的弹簧内部是否有导向杆,导向杆比弹簧长10-15MM.一、浇注系统及排气          (第三页,共八页)序号项目是否备注1模具上相同两件产品的水口位置是否一样?2水口的位置是否合理?点数是否合适?3图纸上有无水口示意图?水口的形状及尺寸是否合理?4水口的大小是多少?大小是否合理?5水口的位置是否影响外观和装配?客户是否接受?6水口能否从产品上自动分离?7入水点有否做模流分析?8每个入水点的进胶流程是多少?是否太长?(流程太长产品易变形

8、)9入水点处是否有挡块让胶散开?(防止喷射和流痕)10入水点是否对着薄钢位?11入水点是否避开产品骨位?(如开在骨位处,骨位易产生缩水)12当产品有两点以上入水时,其夹水纹在哪里?是否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是否会困气?13出在顶杆上的潜伏式浇口是否会引起产品缩水?14潜水口和蕉型入水顶出的顶针离水口的距离是否合适?(保证水口顶出时有足够的空间变形)15潜水口和蕉形入水的顶针上的胶柱长度是否足够?(顶出适应有足够长度导向).潜水口的口部离模腔的距离是否大于2.7mm?16蕉形入水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