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

ID:27497273

大小:8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4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_第1页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_第2页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_第3页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_第4页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绪论清水混凝土系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色作为饰面,因此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对拉螺栓及施工缝的设置应整齐美观,且不允许出现普通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本文结合清水混凝土施工情况,对清水混凝土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到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全过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二、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我们在参考有关建筑混凝土的技术标准,经场外多次试制各种试样柱,并经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多次讨论研究,在普通结构混凝土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的质量标准:①轴线通直、尺寸准确;②棱角

2、方正、线条顺直;③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④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⑤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⑥模板接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⑦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漏浆。三、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监控对策 为做好施工预控工作,必须认真分析清水混凝土面层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上述缺陷。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国内施工信息,将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分成六大类,它们可能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监控对策如表1所示。表1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监控对策质量问题种类可能产生的原因监控对策与手段色差原材料变化及配料偏差;搅拌时间不足;浇筑过程中的离析作

3、用;模板的不同吸收作用或模板漏浆;脱模剂施加不均匀或养护不稳定原材料采用同品牌、同规格、同颜色、同产地;严格按配合比投料和搅拌,并根据气候和原材料变化,随时抽检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采用吸水性适中的模板材料;采用无色脱模剂,并及时养护气泡混凝土拌合料含砂过多模板不吸水或模板表面湿润性能不良;振捣不足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控制混凝土分层布料厚度在30cm已内;控制振捣方式、插入下一层深度和振捣时间黑斑脱模剂不纯会使用过量;来自模板上的铁锈采用无色脱模剂,并涂刷均匀;清除模板上的铁锈(抛光处理)花纹斑或粗骨料透明层含砂量底;石子形状不好;光滑或挠曲的模板;振捣过度或在外部振捣控制含砂量;

4、采用级配和形状好的石子;模板刚度应适中;振捣方式应正确,避免外部振捣和拆模过早表面泌水现象含砂量低;由于天气冷或混凝土外加剂配料不当,而延长了硬化时间;控制含水量,含砂量,食用减水剂;采用刚度足够且能够吸水的模版;对光滑的模板采用轻机油脱模剂;7模板吸水能力和刚度不够或表面有水;坍落度太大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接缝挂浆、漏浆和出现砂带接缝不严密,模板底部不够严密;模板拼板太柔;混凝土中水分太多,水灰比大;振捣太强设凹槽施工缝,接缝处用油膏或发泡剂嵌实;采用刚度适中的模板面板材料;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变化范围应很小;浇捣方法应正确,避免直接振捣接缝处蜂窝麻面细骨料不足;振捣不充分;接缝不密闭严

5、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振捣应密实;接缝应采用油膏或发泡剂密封实表面裂纹混合料水泥用量太多,水灰比大;模板吸收能力差;养护不足;脱模太早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适当降低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模板;及时做好养护工作;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四、过程控制措施(一)工程测量放线控制措施测量放线是土建工程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它是保证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使主体结构达到清水混凝土的基础,在施工中应抓住以下几点:1.施工竖向精度(1)水准点埋设水准点是竖向控制的依据,要求一个施工场区内设置不少于3个,点与点间距30-50m,以利于互相通视和校核。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以便于保存、查找、引测。(2

6、)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在场区依据已提供的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网。2.平面轴线投测根据轴线控制桩,将所需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图上,同一平面上所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和细部线。3.引测标高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必须正确。(二)钢筋工程控制措施要保证基础几何尺寸和模板安装到位,首先要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不位移,钢筋绑扎正确牢固,保证保护层厚度。为了使混凝土拆除模板后无露筋、保护层过薄现象,达到清水饰面效果,需对钢筋的保护层垫块、钢筋翻样、钢筋制作、钢筋绑扎四个环节层层控制。1.保护层垫块  摒弃铁丝水泥砂浆块,改用塑料卡垫环,钢筋刚

7、好卡入塑料环中,将砂浆垫块的面接触变为点接触,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留痕迹。配置多种规格的塑料卡环,可满足不同规格钢筋的需求。2.钢筋翻样翻样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考虑钢筋的占位避让关系以确定加工尺寸。应重点考虑钢筋接头形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对钢筋绑扎影响的控制点。通长钢筋应考虑端头弯头方向控制,以保证钢筋总长度及钢筋位置准确。73.钢筋制作各种钢筋下料及成型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自检无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