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

ID:27505445

大小:2.34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8-12-04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_第1页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_第2页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_第3页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_第4页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fdi对产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优势,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聚都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升级,江苏省产业集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08年为止,从经济开发区方面的情况来看,江苏省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区116个,开发区内业务总收入达到56760.39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897.68亿美元,开发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193.97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量的77%2。随着外资的流入,众多跨国公司在江苏省落户,江苏省制造业的外资集聚效应也逐渐显现,形成了不少地方性产业集群,如南京、苏州

2、等地的IT产业集群,无锡的光电子和资讯零件加工业集群,南通的纺织业集群,吴江的台资电子产业集群等。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资大规模进入江苏省至今,江苏本地政府大多通过放松、解除FDI规制,提供诸如减少土地和税收成本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变化和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江苏省区域产业环境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原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很多外商想向其他地区转移;我国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将会对中西部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江苏省的政策优惠效力减弱;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江苏省外资利用量增长减

3、缓;同时,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格局,应制定怎样的引资策略,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外资促进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新的产业并在产业集聚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是江苏省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江苏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如何?产业集聚现状如何?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作用如何?江苏省应该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和发挥产业集聚效果?对这些问题的了解都有利于最终问题的解决。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FDI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

4、理是怎样的?FDI在促进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中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输入性FDI是否对江苏省所有类型制造行业的产业集聚都有促进作用?并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引资策略和产业发展导向的政策依据。本文围绕这几个问题的实证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实当前相关理论研究,力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关于产业集聚的新一轮理论研究是在近十几年才开始的,目前将产业集聚和FDI联系起来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界最热点的研究问题之一,但2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中以理论分析居多,实证分析较少,实证研究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的文献更

5、少,因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实际经济情况,拓展了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视角与空间,对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江苏省制定外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3研究综述关于FDI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下面将对这些理论进行简单综述。1.3.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上世纪四十年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跨国经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伴随着跨国的经营流入各国。这一历史趋势

6、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纷纷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用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指导跨国企业经营以及政府制定外资政策。根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已经超过20种,几乎每一种理论的提出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虽然各种理论文献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但还是可以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逐渐从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延伸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范围也逐渐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划分为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7、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两大类。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FDI而不是产品贸易是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其产品差异化、销售技术、商标、操纵技术及资源专用和规模经济等所形成的垄断优势,获得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内部化优势理论。Buckley和Casson(1985)3将科斯的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企业性质的内部化理论应用于FDI研究,形成了所谓的FDI“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企业所需要的生存要素、基本原材料产品或中间投入品可以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合作,从而以低于市场竞争的价格获取时,那么企业就会将上

8、游的供应链环节内部化,从而产生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理论。这是小岛清4根据日本对外投资的情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3Buckley.P.andM.,Casson,(1985).TheEcono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