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

ID:27505671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_第1页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_第2页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_第3页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 TV市场持续看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中国OLEDTV市场持续看俏  LG旗下显示面板制造子公司LGDisplay(以下简称“LGD”)10日宣布,其在中国广州建立8.5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计划已正式通过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预计将于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此条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是LGDisplay继模组工厂、液晶生产线后在中国广州建立的第三条生产线,也是其在韩国本土外建立的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    OLED厂获批LGD抢占国内市场  据悉,该生产线量产后每月产能为6万片玻璃基板,最大产能将达到9万片玻璃

2、基板,主要生产UHD超高清55~77吋电视用OLED面板。这一面板工厂的建立,将大幅度加快OLED电视的普及速度。  目前,LGD韩国坡州E3、E4工厂的月产能为7万片,加上广州工厂的产能,LGD2019年下半年的OLED面板总产能将达到13万片。  据预测,随着LGD坡州G10.5和广州G8.5OLED产线量产之后,销售量将有望大幅提升,2020年开始OLEDTV在全球TV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超过2%。  近两三年中国OLEDTV市场持续看俏  OLED电视的出货量迅速攀升随着消费升级浪潮,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高端产品试水的最佳市场。根据IHSM

3、arkit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7.9%至5060万台,其中,OLED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115.8%至47万台。    OLED电视的出货量迅速攀升的同时,国内电视市场占比上也在不断提高。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2016年出货130万台;而中国2016~2017年间或将增长近400%。  IHS也预测,2019年,中国OLEDTV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较2018年增长115.5%,届时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唯一OLEDTV增速超过100%的地区,位居全球第一,而日本则居第二。  现今,全球量产OLEDTV面

4、板的面板厂商只有LGD,在G8.5产能布局每月仅6万片,下半年计划增加到每月7万片。然而随着各品牌厂持续推出新OLEDTV产品,可能出现面板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厂家也正摩拳擦掌跨入OLEDTV领域。今年5月TCL集团旗下面板企业华星光电也宣布进入OLED面板,计划于2021年3月正式实现量产。相比于明年下半年就量产的LGD,华星光电在后追赶。  另外,京东方在中小尺寸OLED技术上的成熟,必然会进入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京东方目前也已经拥有在10.5代线上验证大尺寸OLED量产技术的基础条件。但是,随着此次LGD广州O

5、LED工厂的获批,恐将会对京东方进入大尺寸OLED形成压力。  海信、康佳为LGD国内市占率加持  相较于LCD,OLED是无背光源、无液晶的自发光显示。由于材质更加轻薄,OLED能够实现多样化的设计,而其所能呈现的完美黑色和更精确的色彩表现,也确保了它在显示方面的完美画质。在创新激烈的电视面板领域,OLED更是赋予了现代电视更多可能,例如壁纸电视和自发声电视等,基于以上优势,OLED面板也深受电视整机厂商的青睐。  据韩联社报道,LGDisplay已经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向中国电视机制造商海信供应OLED面板,这或将进一步提升中国OLED市

6、场的增速;近日康佳也正式发布了OLED旗舰电视V1采用LGDisplay提供的OLED面板。其余创维、长虹也进入OLEDTV阵营。  而此时LGD宣布在广州建立生产线,除了能提供国内大客户稳定供货,也促使OLED周边上下游产业链在国内扎根,进一步巩固LGDisplay在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