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

高考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

ID:27510305

大小:18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4

高考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_第1页
高考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_第2页
高考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氮的循环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氮气①与氧气反应:通常状况下氮气和氧气,但在放电条件下,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色,溶于水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与氢气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与金属镁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毒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氮: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毒。二氧化氮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氮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3、氮的固定⑴概念:的方法叫氮的固定。⑵分类:可以分为、。4、氨与铵态氮肥

2、⑴氨①物理性质氨是色气味的体。喷泉试验l实验现象:形成喷泉,且烧瓶内液体呈红色。l实验结论:氨气溶于水,l且与水反应生成了使溶液显性的物质。②化学性质l与水的的反应氨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约溶解体积氨。氨的水溶液叫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和H2O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可以部分电离成和,所以氨水显性。氨溶于水的过程中存在着下列可逆反应:NH3+H2ONH3.H2ONH4++OH-。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和。l氨与氯化氢的反应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生成氯化铵,该化学方程式为。l氨与氧气的反应-3-化学方程式为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3、③氨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如右图在实验室,常用加热和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例如把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加热可制得氨气。该化学方程式为。用湿润的试纸放在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可以看到,加热一会儿后,试纸变,这说明氨气已经充满试管。应立即停止加热,并将多余的氨气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或浸湿的棉花球),避免。若要制取干燥的氨气,可使产生的氨通过干燥剂。在实验室,通常是将制得的氨气通过以除去水蒸气。由于氨水受热分解也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有时也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得到氨气。NH3.H2ONH3↑+H2O另外,把浓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也可以制得氨气。⑵铵盐①铵盐受热分解有些铵盐受热

4、可分解产生氨气,NH4Cl受热会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碳酸氢铵在30℃以上,即可分解,NH4HCO3NH3↑+CO2↑+H2O,在储存碳酸氢铵时,应包装并放在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②铵盐与碱反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就是铵盐与碱反应的例子。其他氨盐都可以与碱反应产生NH3。(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使用)写出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铵根离子的检验:步骤:在含有NH4+的溶液中加入并加热,用湿润的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成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4+。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6、

5、硝酸及其应用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刺激性气味的。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试剂瓶中,放置在处。⑵化学性质-3-①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石蕊试液变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H+作用),随后(氧化作用)。②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该化学方程式为。硝酸越浓,越分解。浓硝酸久置呈黄色,是由于。③强氧化性⒈与金属的反应Cu与浓HNO3:。Cu与稀HNO3:。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叫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等溶解。常温下浓HNO3使、钝化2.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硫、磷等

6、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与浓HNO3的化学方程式:。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⑴光化学烟雾⑵水体的富营养化⑶酸雨: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也能形成酸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