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开题报告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

ID:275156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7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_第1页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_第2页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_第3页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_第4页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金融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名称:对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思考学院:金融学院专业:金融学(国际银行业务方向)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于玲2009年12月4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进入2009年,为了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不景气及国内经济的疲软态势,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政府开始把汽车消费作为主要经济推动政策之一,而汽车消费又离不开汽车消费信贷。因而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良性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截至2008年12月末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583亿元,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最重要的消费信贷品种。然而目前中国汽车销售中,只有10%到15%涉及

2、汽车信贷,但在全球市场的这一比例平均达到70%,其中美国市场的比例最高为80%到85%,德国是70%,印度是60%到70%。显然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面对这样巨大的市场空间,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与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的差距,不由得要问: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什么问题?解决的方法?这两个问题对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着重对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究解决之道。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通过一个案例,对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良性发展的根源和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借此对比我国发展

3、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详细的、可行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分析方法:一是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汽车金融发展提供对策。二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汽车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主要观点:我国汽车信贷需要多样化;需要构建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可以借鉴国外的量化管理模型等等。4三、论文提纲摘要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研究背景第二节研究意义第二章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概况第一节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第三章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概况第一节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第二节一个案例:德国大

4、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第三节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启示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节营造良好环境,构建车信贷消费发展基础(一)引导消费者,扩大需求(二)为银行搭建舞台,完备信用信息平台(三)商业银行努力拓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第二节银行进一步完善个人消费信用体系(一)个人消费信用评级制度(二)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第三节提高汽车信用风险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一)以国家为主导(二)多方与银行合作(三)赢得保险公司参与(四)汽车销售部门中的技术人才为专业化提供专业支持第四节贷款后风险预警机制(一)信息收集、判断、决策(二)量化模型的引进(三)风险转移渠道的拓展1.信托资产证券化2.促

5、进各方参与第五节完善法律法规结论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4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1提交开题报告,正式确定论文方向,进入写作阶段2009年12月4日2完成论文初稿2010年2月中旬3在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完成论文2010年3月底4定稿上交,接受评阅2010年4月初5根据评阅意见修改2010年4月6准备答辩2010年5月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1]杨丽丽(2004),《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研究》,吉林大学.[2]张京华(2006),《汽车金融及监管问题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3]王晓峰(2007),《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资风险防范研究》,苏州大学.[4]陈伟(2

6、007),《中国汽车金融服务问题研究》,苏州大学.[5]刘萍,王爱梅(2007);《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比较》,《科技与管理》第6期.[6]全莉(2009);《完善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研究》,《改革与开放》第4期.[6]林利军(2009);《关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探讨》,《金融观察》第7期.[7]李博(2008);《对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一些思考》,《经济论坛》第8期.[8]J.P.Morgan;CreditMetricsTM-TechnicalDocument,NewYork,1997:P26~27.[9]彭祖赠;《模糊数学及其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

7、2P143.[10]汤显新(2009);《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现代经济》第7期.[11]陈杨(2007);《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借鉴与产进》,《汽车研究与开发》第2期.4六、指导教师意见是否同意学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指导教师(签名):20年月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