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

ID:27520201

大小:755.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04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_第1页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_第2页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_第3页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_第4页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OPPO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  2016年3月17日,OPPO正式发布了R9、R9Plus两款新品,售价2799元起,主打高颜值、自拍,同时支持0.2秒前置指纹解锁。  性能方面,R9采用5.5寸1080pAMOLED屏幕,搭载联发科MT6755处理,配备4GB内存、64GB机身存储(支持128GB扩展),电池容量2850mAh,提供前置1600万像素+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  此次R9还带来了业内最窄的1.66mm/1.76mm(这个数值包含了边框的白边和黑边)边框,官方称主要靠两点,一个是屏幕定制,另外一个是U型点胶技术。此外,快充技术、锆宝石指纹按键等也是这款

2、手机的关键标签。  那么OPPO是如何实现上述技术、R9的内部做工究竟如何呢?来看看Zealer带来的真机拆解吧。    R9正面,屏幕边框设计很极致,视觉冲击力很强    R9背面:玫瑰金的背面,仅有两条天线分割线,且塑胶有加色粉,使天线分割线同玫瑰色更加协调。    R9额头,顶部光感孔、听筒孔&前CAM开孔不局中。  不过,主MIC孔与喇叭孔大小不一致,有些不协调      拆机所需工具:  螺丝刀、镊子、撬棒、吸盘、撬片、屏幕分离机。  Step1:取出卡托    卡托为三选二:SM1:Nano-SIM;SIM2/TF:Nano-SIM&T-card设计;  材质为铝合金,采用

3、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数控技术)工艺,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  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设计,避免卡托插反无法取出和损坏SIM接触端子。  不过,铝合金后壳并未配合卡托防呆,仅卡座配合卡托实现防呆。  Step2:拆卸螺丝&拆卸后壳    卸下底部两颗Pentalobe螺丝    用吸盘吸起屏幕一角,用力吸开一条缝,同时,借助翘片。  从实际拆机来看,屏幕组件与后壳扣合较紧,很难拆解。  经过ZEALERLAB分析,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前壳的公扣&后壳的母扣全部为金属,没法实现像塑胶一样的弹性形变。    前壳组件&后壳  前壳组件和后壳采用螺丝&扣位的形式

4、固定。  内部装配较为规整,颜色统一。  前壳组件周边多处有加贴泡棉胶&泡棉,以增强机身防水和防尘  后壳顶部  银灰色位置为前CAM接地,分集天线&GPS天线&WI-FI/BT天线馈点;  后壳材质为6063铝合金,采用CNC&纳米注塑加工工艺,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    后壳底部  银灰色为主天线馈点  侧键键帽采用钢片&卡扣方式固定  Step3:分离主板    主板采用螺丝固定,一共有7颗十字型螺丝。    优先断开BTBTB,然后拧下主板7固定螺丝,分别取下Micro-USBBTB、屏幕BTB、马达上固定钢片,  再依次断开BATBTB、Micro-USBBTB、屏幕BTB、R

5、F连接头。  (备注:绿色:BATBTB;浅蓝色:Micro-USBBTB;红色:屏幕BTB;桃红:马达;黄色:RF连接头)    用手即可很轻松的拿起主板。  主板仅有螺丝固定    分离完成  前壳镁合金在主板处开孔较少,利于主板热量扩散。  另外,后CAMERA位置为镁合金,利于CAMERA热量扩散  Step4:取下前CAM&后CAM    用撬棒翘起「前CAM」BTB,取下「前CAM」;  然后用镊子掀起「后CAM」BTB上固定「钢片」  「后CAM」BTB上固定「钢片」采用类似屏蔽架&屏蔽盖扣合的方式固定    「前CAM」16.0M,FF,光圈2.0,5P镜头;供应商:S

6、UNNY,型号:D4S01A。    「后CAM」13.0M,AF,BSI,光圈2.0,5P镜头,1/3.06英寸CMOS感光元件,  光圈为f2.2,单个像素点面积为1.12μm,PDAF相位对焦;  供应商:SUNNY,型号:F13S04Q。  Step5:拆卸屏蔽罩&主板功能标注    主板TOP面  屏蔽罩为双件式设计,屏蔽盖内有贴绝缘胶带、导热硅胶。  SOC、RAM&ROMIC放置TOP面,其中,SOC芯片区域发热量较大。    主板BOTTOM面  屏蔽罩为双件式设计,屏蔽盖内有贴绝缘胶带、导热硅胶。  POWER、RF、GPS/WIFI/BTIC放置BOTTOM面,其中

7、,POWER芯片区域发热量较大。    SOC:CPU:MTK,MT6755V,8-core,64-bit,Cortex-A53,MainFrequency2GHz  GPU:Mali-T860,Dualcore64bit,700MHz  RAM&ROM:SEC「三星电子」,KMRC10014M,RAM:4GB;ROM:64GB;  SPEAKERDRIVERIC「喇叭驱动」:NXP,TFA9890A,highefficiencyclass-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