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

ID:27522135

大小:152.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4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_第1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_第2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_第3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_第4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怎么考一、对知识点的考查1.对知识的要求通常,一份高考试卷大概有120分的题目属中等难度以下,大多都是考查学生对一些具体的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特别是选择(填空)题。广东在实施新课程后的高考中,在考查学生知识要求上,由过去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变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也就是说,知识点的考查是按照三个层次来进行的。(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

2、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了解”即为知道,对相应的数学概念、公式只要知道是怎么样的概念和公式就可以了。举例如下:[例1](2009年广东卷文科)4.若函数y=f(x)是函数y=ax(a>0,a≠1)的反函数,且f(2)=1,则f(x)=().A.log2xB.C.D.2x-2【解析】对反函数的要求已经降低为“了解”层次,这一道题只要知道与y=ax(a>0,n≠1)互为反函数即可。了解这些,此题目自然就可以解决了。可是有相当多的考生因对“了解”层次的知识点重视不够,本应该“了解”的知识却忘记了,导致很容易的题目也丢分。此外,一些考生不清楚高考在考查知识上的层次要

3、求,将一些“了解”的知识点盲目扩充加深。同样是关于反函数的题目,例如“已知函数y=f(x)的反函数为y=log2(1-x)+1,则f(2)=____”.这道题目明显就超出了“了解”层次的要求,是不适合作为训练素材的。类似超出要求的题目在一些教学辅助资料中比比皆是,考生做题时要注意选择。(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说明.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

4、、初步应用等。即要知道概念和公式是怎么产生的,还要知道它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举例如下:[例2](2008年广东卷文科)2.已知O

5、了层次要求,这种危险的做法在备考中要尽量避免。(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举例如下:[例3](2008年广东卷文科)5.已知函数f(x)=(1+cos2x)sin2x,x∈R,则f(x)是()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解析】选D。二倍角的正余弦公式属于“掌握”层次。不仅要知道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还要掌握三种使用途径:正向使用

6、、逆向使用、变形使用。将“sinxcosx”变形成“”就是逆向使用.此外还用到二倍角余弦的变形公式这些都是重点内容,在备考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2010年高考知识点的调整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细化的考试说明,因此命题人员会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对相应内容的层次要求来命制试题。作为2010年的考生依然要关注这些考试大纲的变化,复习时要首先对考试大纲所覆盖的考点的层次要求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好复习方向。这里对一些要求有所变化的知识点做一个统计.便于考生把握好复习的方向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删减的知识点必修:三角函数中的积与和差互化、已知

7、三角函数值求角、解分式(含无理、超越)不等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平移公式三垂线定理选修:极限、连续。现在很多高考辅导资料依然将上述删减的知识点作为2010年的备考内容,这是不合适的。考生应该避免浪费精力在这些删减了的知识点上,避免做无用功。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由了解调整为理解的知识点知识点:古典概型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线面关系的性质定理双曲线、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和物理意义备考过程中,一定要知道哪些内容在要求上有所变化。从上可以看到,古典概型、线面关系性质从了解上升到理解,仅仅是指需要考生借助于生活中的事例,能够抽象出相关的定理,并

8、能简单应用。参数方程只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