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

ID:27522248

大小:331.3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1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_第1页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_第2页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_第3页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_第4页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3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熟悉物理天平的构造,掌握物理天平的调整和使用方法。2.应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仪器]物理天平烧杯温度计待测物悬线[实验原理]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设某物体的体积为V,质量为m,则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m/V(3—1)可见,只要测出m和V,就可测出。1.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密度。取水的密度为液体的标准密度.设被测物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测出其质量为m,用细线将其悬掉在水中的称衡值为m.又设在当时温度下水的密度为,物体的体积为V。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有mg–mg=Vg由此可得V=(m–m)/(3—2)把式(

2、3—2)代入式(3—1),得(此时m=m)=(3—3)式(3—3)就是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密度的实验公式。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液体密度。用水的密度作为液体的标准密度。取一不溶于水,且与被测液体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块,在空气中称出其质量为m,用细线将其悬吊在水中的称衡值为m,悬吊在被测液体中的称衡值为m,则有=(3—4)(3—4)即为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液体密度的实验公式。[内容要求]1.调整物理天平立柱铅直和横梁平衡。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量物块在空气中的质量m10次。(2)测量物块悬吊在水中的称衡值m10次。(3)测量物块悬吊在被测液体中的称衡值m10次。(4)记

3、录水温,查出水的密度。3.记录天平的标称感量和最大称量。[数据处理]1.计算固体的密度并写出测量结果。(1)计算平均值,/()(2)计算不确定度。①与多次测量相对应的A类不确定度分别为②与仪器误差相对应的B类不确定度为在这里,水密度和砝码质量均被认为是标准量且天平本身是理想等臂的。③合成不确定度为传递不确定度为(3)写出测量结果2.计算液体的密度并写出测量结果。(1)计算平均值,,)∕()(2)计算不确定度=,=,=(3)写出测量结果[仪器简介]图3-1所示为物理天平。横梁B-上带有三个刀口,其中b和刀口向上,用于支撑称盘P和;a刀口向下,放置在立柱H上端的d上。固连在横梁中间的指针J的偏转位

4、置可由标尺S表示出来,以确定天平是否达到平衡。K为启动制动旋钮,启动时,可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制动时,横梁被架在托承A、上,用于保护刀口和防止横梁摆动。托架用于放置盛液体的烧杯。螺丝F、用于调底座水平。E、用于调横梁平衡。D为游码,初始位置在左端。G为感量凋节锤,调节其位置可调节天平的感量。天平的规格由最大称量和感量两个参数表示最大称量值是天平允许称衡的最大质量,它由横梁的结构和所用的材料决定。感量是天平的指针从标尺的平衡位置偏转一个最小分格时,天平两称盘上的质量差,用C表示,单位为g/分格;感量的倒数称为灵敏度,用S表示,S=1/C”,单位为分格/g。天平的使用规则:①查看天平是否安装正确;②

5、调水平:调节天平底脚螺丝,使水准仪的气泡移到中心小圈内;③调平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在启动状态时,指针指在中间刻度线上;④称衡时,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必须使用镊子,且操作过程必须在天平制动状态下进行;⑤实验完毕,使天平处于制动状态,并将吊耳摘离刀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