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农耕社会

原始的农耕社会

ID:27529715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原始的农耕社会_第1页
原始的农耕社会_第2页
原始的农耕社会_第3页
原始的农耕社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原始的农耕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始的农耕社会唐山十八中张丽一、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他们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2.掌握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社会一一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特点。3.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解读和归纳主要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获得的历史信息分类制表和进行比较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木课学习,使学生认同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社会居

2、民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人类物质和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一一我国是最早种植粟、水稻和蔬菜的国家。2.促进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仰之情。•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二)教学难点:大汶1_1文化。二、重点难点突破1.通过对比第1课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北京人、山顶洞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的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进一步启发学生

3、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2.教师可以通过对比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再扩展到对两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

4、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3.教师可以利用《屮国氏族公社主要遗址图》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阁、识阁能力。教学方法讲述法、图表归纳法教学媒体:多媒体、图片、视频、文本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哪些远古人类遗址?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分两步提问,要求学生不看课本举手回答)继山顶洞人之后,我国境乂有哪些原始居民繁衍生息?人类社会又取得哪些进步?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

5、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引出新课)第2课原始的农耕社会(讲授新课)原始社会是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山顶洞人以后,经过一万多年的变迁,我国出现了原始的农耕,农耕社会的典型代表就是:河姆渡居民、半坡社会及大汶口居民。(展示中国氏族公社主要遗址,提示学生注意具体的地点)一、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一一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1.距今约7000年2.生活情况: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们开始走出洞穴和丛林的居住环境,建造房屋;并开始种植农产品和蓄养家畜。我们具体看一下他们是怎样生活的。①普遍使用磨

6、制石器一一新石器时代与山顶洞人相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景己大不相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而河姆渡居民则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展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得和关图片)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进行对比。指导学生阅读课木第9页小字部分内容,讨论回答:骨耜、骨镞、骨鱼镖是作什么用的?教师总结磨制石器的特点。定义使用磨制石器的吋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②制陶业我国原始居民在生活中发现粘土经过烈火烧过后变得很硬,就用树枝或竹编成坯架,然后涂上粘土用火烧制,发明了陶器。陶器是一

7、种质地较粗,吸水性差,不透明的粘土制品。(展示“河姆渡遗址器物”图片),教师简介这些器物的用途。③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原始农业是从采集发展而来的。原始居民在年复一年采集果实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把这些植物加以栽培,“刀耕火种”,由此产生了原始农业。(展示“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发现的稻谷堆积”图片和课本第9页“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请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师生共同探讨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会挖水井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第10页“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

8、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师生共同探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建筑干栏式房崖的原因。(有了房屋,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备虫蛇猛兽,定居比自然洞穴条件好多了。)二、半坡社会一一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1.距今约6000年2.生活情况①农业和渔猎并行(展示“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课本第11页屮央的“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锄”《半坡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图片)②农业和畜牧业半坡居民的主要食物是粟,白菜和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