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

ID:27531354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卫生院四川自贡643000【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S68(2016)6【摘要】目的:探讨中丙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切开挂线治疗,且术后行中药熏蒸坐浴,对两组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21例(70%),有效7例(2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

2、15例(50%),有效6例(20%),总有效率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丙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明显,且能有效促进伤U愈合。【关键词】切开挂线法;中药坐浴;高位肛瘘;疗效。肛瘘多发病于20-40岁的青壮年人群中,在肛肠疾病中所占比例为3.5%左右[1],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流脓、瘙痒及疼痛[2]。目前临床上治疗肛瘘的有效手段主要为手术,且低位肛瘘选用切除术,高位肛瘘选择切开挂线疗法[3]。木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

3、者行中丙医结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至65岁之间,平均(36.2±5.1)岁,病程在2个月至13年之间,平均(2.5±0.4)年;其中单纯性高位肛瘘22例,复杂性高位肛瘘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4至66岁之间,平均(36.6±3.5)岁,病程在2个月至12年之间,平均(

4、2.4±0.5)年;其中单纯性高位肛瘘23例,复杂性高位肛瘘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法治疗,手术操作如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选择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利用肛门镜、注射染色剂等常规方法了解肛瘘具体位置、瘘数、分布方向等情况。对于单纯性肛瘘患者,主刀医师右手握球头探针(其尾端扎一橡皮筋),左手食指放在肛内口位置,右手在左手引导下把球头探针顺着楼管慢慢的探入肛内,且从内U探出,按照探针探查结果把外U附近部分肿硬的纤维化组织切除,并顺着探针

5、方向切开部分瘘管,随后从内U牵出探针,确定橡皮筋松紧恰当后结扎固定。对于复杂性高位肛瘘患者,则要先把支管及口腔切开,适当休整后为“V”形,然后行探针探入挂线,操作步骤与单纯性高位肛瘘一致。术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等治疗。另外,术后给予患者中药熏蒸坐浴治疗,中药药方:20克苍术,20克五倍子,30克朴硝,20克黄柏,12克蒲公英,20克赤芍,20克地榆,20克苦参,12克防风,10克生甘草,20克生侧柏叶,15克川椒。用法:加开水让其溶液达到2500毫升,先熏蒸肛门,在水温下降到40摄氏度时坐浴,坐浴时间为15分钟

6、左右,1天1剂,1天2次。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痊愈一一治疗后患者肛周流脓、疼痛及瘙痒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伤U愈合;有效一一治疗后患者肛周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伤U缩小面积超过50%;无效:一一治疗后患者肛周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不变或加重,切口缩小面积不超过50%。治疗总奋效率为痊愈率与奋效率之和。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两组治疗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7、.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冇效率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比2.2两组患者伤UI愈合吋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伤UI愈合时间为(12.8±3.1)天,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2.1±4.2)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切开挂线法作为临床治疗高位肛瘘的主要手术方式,是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形成的,在高位肛瘘中使用较多。切开挂线法源自《古今医统大全》:“上用草探一孔,引线系肠外,坠铅锤悬,

8、取速效。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既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主要是依据重力原理把药线不间断的收紧,让瘘管逐渐闭合。现代切开挂线法则用橡皮筋代替古代的药线,它在治疗高位肛瘘中的作用机制概括为“引流、慢性切割、消除炎性因子”[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