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

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

ID:27531653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_第1页
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_第2页
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_第3页
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王秀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朝阳122400}【中图分类号】R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112-02体温是临床医护人员釆集病史和资料过程中最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其准确性和精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1]。由于腋窝测量较其他部位安全方便,且患者易于接受,其主要原理是腋窝有丰宮的血管,測得的温度较接近体核温度[2]。所以是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缺点是时间长,准确性不高。为了提高腋温的准确性,学者们对腋温测量进行了研究

2、,其影响因素较多,现综述如下,供借鉴与参考。测量器材选用玻璃水银体温计,其优点是价廉、操作方便且性能稳定。腋温测量的影响因素1测量时间各教科书规定一致,均为10分钟。但各学者说法不一。陈根芝等[3]比较了腋下5、7、10分钟的测量结果,提出7分钟为腋温测量的最适时间。而罗娅等[4】所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却发现腋温测量5分钟即可达到确切反映患者体温的目的。彭敏[5]研究比较5、7、10分钟的腋下温度,结果测量5分钟的体温与测量7分钟的体温差异具有显著性,测量7分钟的体温与测量10分钟的体温,测量5分钟

3、与测量10分钟的体温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腋温测量时间应为10分钟。我院测量腋温时间均选用10分钟。2腋汗测腋温时,教科书所述应擦干汗液,以免蒸发散热,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施雁等[6]实验研究结果擦干汗液和不擦干汗液10分钟与常规方法测得的数值基木一致,而测试5分钟则发现不擦干汗液所得的数值显著低于擦干汗液所得的数值。提出不擦干汗液测腋温的时间应大于10分钟,对特殊患者和对体温有疑问者,还需擦干腋汗后测量。李荷君[7]也采用不擦干腋汗的方法对新生儿肛温和腋温进行观测对比,结果二者

4、无差异性。3上肢损伤陆伟伟[8]通过对15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的腋温对比观察,发现健侧腋温显著低于患侧。其原因是瘫痪侧的肌张力增高,局部产热增多,加上患者肢体运动障碍,腋窝散热慢。刘兰茹等[9】通过对上肢骨折患者两腋下温度的观察发现患侧一般高于健侧。因为骨折患者艿患侧奋广泛组织损伤,组织细胞坏死,炎症刺激等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可导致体温升高。杨宝文等[10]对前臂远端损伤患者两侧腋温测量进行比较结果患侧高于健侧。因此为偏瘫患者和上肢损伤患者测量体温应选择健侧。4生理状态下腋温的差异燕云[11]随机

5、抽取100名健康成年人对其进行双侧腋温测量研究结果提示:87%的人体温存在左高沿低,可能由于左侧较右侧更加靠近大血管所致。因此建议对体温异常病人应固定测量一侧腋温,以免导致测量上的误差。5输液输液侧与非输液侧腋温相比较,输液侧明显偏低,液体的温度、输液的速度均影响腋下温度[12】。因此,观察输液患者的体温最好在拔针45分钟后进行[13],或在未输液侧腋窝进行测量。6腋下脂肪组织的量人体脂肪的热传导低,皮下脂肪较多时,由深部向表层的传导热量要少些,测得的数值偏低。因此,对清除了腋窝脂肪组织的乳腺癌手

6、术患者,由于腋动静脉靠近皮肤,测得的患侧腋温高于健侧[14]。降温后体温的测量临床上对发热患者采取的降温措施有两种:一是药物降温,二是物理降温,根据《基础护理学》要求,应将降温30分钟后所测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杨增勤[15]临床观察发现采用降温措施30分钟后所测得的体温大部分不但没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尚黔玲[16]研究表明腋下冰袋降温后对腋温的影响可达50分钟。王林文等[17]研究发现药物降温后60分钟体温降幅比较明显,能够真实反映降温效果,因此高热患者腋温的测量最好在降温60分钟后进行。擦浴降温

7、的病人擦浴吋间为20分钟,30分钟后测量腋温。为使发热患者的体温绘制更规范,建议绘制六次温,将采取降温措施后30分钟测得的数值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60分钟所测得的数值绘制为降温曲线。综上所述,腋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冋的患者应科学、规范的进行腋温测试,特别对于需要密切监测体温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部位,避免一切干扰因素,以保证体温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参考文献[1】王桂生.临床护理诊断学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2.50-54.[2】刘

8、玉环,张永合,许月红等.新生儿测量部位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A):6.[3】陈根芝,胡高楼,程菊斐.不同时间测量U腔温度和腋下温度的临床观察.护理研究,2004,18(2A)254-255.[4】罗既万小亂李丽.关于腋下体温测试吋间的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8):15.[5]彭敏.腋下体温测量吋间的研究与探讨.中国医药导报,2008,05(9).[6】施雁,毛雅芬,沈蓉蓉.腋汗对腋温测试时间的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1996,1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