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

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

ID:27535070

大小:290.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资源描述:

《8.3《氢原子光谱》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3氢原子光谱1.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现象提出来的()A.光电效应实验B.氢原子光谱实验C.α粒子散射实验D.阴极射线实验2.(2009·全国Ⅰ)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μm,λ2=3.39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A.10.50eVB.0.98eVC.0.53eVD.0.36eV3.(2009·四川)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

2、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D.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4.(2010·徐州调研)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

3、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5.利用光谱分析鉴别物质的组成成分时,灵敏度是很高的.(1)如何进行操作?(2)如图甲所示的abcd为四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图乙是某矿物的线状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该矿物中缺少的元素为.A.a元素B.b元素C.c元素D.d元素6.设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某激发态的能量为E,则当氢原子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所(填“辐射”或“吸收”)的光子在真空中的波长为.7.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

4、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这些氢原子总共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各种光子中光子能量最小值为eV.8.(1)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B.卢瑟福认识到汤姆孙“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偏转是由于受到原子内正电荷的库仑力而发生的,实验中即使1mm厚的金

5、箔也大约有3300层原子,但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这说明了什么?9.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E1/n2,其中E1是基态能量,而n=1,2,3,…若一氢原子发射能量为-3/16E1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出-3/4E1的激发态,则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几能级?10.如图所示,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能量为2.55eV的光子.问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电子伏特的能量,才能使它辐射上述能量的光子?请在图中画出获得该能量后的氢原子可能的辐射跃迁图.第二章第

6、1节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1.解析: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分析出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正确.答案:C6.解析: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应辐射出光子,而能级差即为光子能量E0=E-E1.另外,光子能量E0与光波长λ间的关系为E0=hc/λ.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光速,由此可解得λ=hc/(E-E1).答案:辐射hc/(E-E1)7.解析:当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种类为N=C24=6种,由能级图可知,其中能量最小值为n=4到n

7、=3时辐射的,ΔE=-0.85eV-(-1.51)eV=0.66eV.答案:60.668.解析:(1)由于卢瑟福设计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孙模型,A错误;卢瑟福并不是认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而提出“核式结构”理论的,B错误;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2)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它们距正电荷较远,库仑力很小;尽管经过若干层原子,但靠近正电荷部分的机会很小,这说明原子内带正电荷的部分在整个原子中占的空间非常小.答案:(1)D

8、(2)见解析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www.ks5u.com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