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

ID:27536554

大小:333.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2-0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_第1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_第2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_第3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_第4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陕西省健康教育所王俊儒2008年7月29日计划设计的概念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计划的相同特点1、说明目前情况。2、清晰的目的和目标。3、明确的目标人群。4、清晰的传播渠道和将要传播的信息。5、详细说明为完成目标将要开展的活动(包括谁将要开展活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需要其他什么人参加)。6、如何监测评价干预。计划通常包括6个阶段1、社区需求评估2、确定优先项目3、确定总目标和具体目标4、制定干预策略5、

2、实施干预6、评价结果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原则(1)1、“聪明”原则(SMART)S—目标要具体。M—目标要可测量。A—目标要适宜。R—目标应切实可行。T—目标要有时限性。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原则(2)2、“吻”原则(KISS),即保持简单和愚蠢(KeepItSimpleStupid)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与评价模式PRECEDE第5步第4步第3步第2步第1步管理与政教育与组织行为与环流行病学诊断社会诊断策诊断诊断境诊断第6步第7步第8步第9步执行近期效果中期效果结局评价过程评价评价评价PROCEED生活质量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

3、化因素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政策法规组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制定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1、计划前研究,主要任务是进行需求评估;2、计划活动研究,主要任务是确立计划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社会诊断社会诊断的重点内容是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社会诊断有时也被称为社区需求评估,多采用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等获取相应资料,也可以利用卫生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各种统计资料,如疾病统计资料。社会环境1、社会的政策环境:如卫生相关政策、卫生服务的组织管理网络等;2、社会

4、与经济环境:如人们的精神状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人均收入、就业、教育、交通、住房条件等;3、社会文化环境:指人群的一般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4、卫生服务系统特征:包括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状况、卫生服务特征、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等;5、资源情况:指人力、财力和物力,包括卫生服务资源和非卫生服务资源。人群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和健康之间是双向影响的关系,健康状况能够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而生活质量和社会问题又对健康产生影响。界定和测量生活质量主要通过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指标:客观指标如人均期望寿命、失业率、空气质量等,主观指标指社区居

5、民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社区需求评估的方法1、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卫生专家、社区工作者、卫生行政领导、各有关组织和群众代表提供社区需求的信息;2、与知情人交谈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3、利用卫生部门提供的各种资料,如死亡统计资料、疾病监测数据、妇幼保健记录、医院病案资料和以往在社区开展的各项专项调查;4、现场观察;如绘图、季节日历、问题树等。5、当用上述方法仍有不足时,可用专门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甚至普查,但提倡采用快速流行病学的评估方法。目标人群最好能亲自参与自身健康问题和需求、愿望的评估。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流行

6、病学资料和方法客观地确定影响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并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在这步诊断中,要描述人群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分布、强度等。流行病学最终能够回答1.威胁社区人群的主要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2.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3.哪些人群受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影响,他们有什么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种族等;4.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有什么特点,季节性、地区分布、持续时间等;5.需要优先解决的是什么疾病或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诊断的方法1、复习文献2、专家咨询3、现场调查行为诊断(1)

7、行为诊断的目的是明确健康问题的行为危险因素,并根据行为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确定应优先干预的行为有哪些。行为诊断(2)1.区分引起健康的行为问题与非行为问题。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行为改变,行为诊断的目的就是在影响健康问题的因素中确定有哪些行为问题。2.确定行为问题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健康问题而言,通常有多项行为与之相关,但各项行为对健康问题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行为诊断的另一目的就是依据下列原则判断行为的重要性:①行为与健康问题关系的密切程度。关系越密切.行为的重要性越高;②行为发生的频度。发生频度高,行为的重要性相对而言更大。行为诊断(3)3.确定行为的

8、可变性。可变性指通过教育干预改变行为的难易程度。通常高可变行为具有以下特点:①行为正处于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时期;②行为与文化传统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