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

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

ID:27547154

大小:76.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附属第一医院院感科湖南株洲412000【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病原茵菌群分布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监护病区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65份痰标木54株病原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革兰阴性杆菌42株,真菌5株,革兰阳性球菌7株;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16例;前3位病原茵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病原菌,针对病原菌种类和来源,采取加

2、强病房环境管理、减少交义感染、加强气道管理、做好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呼吸内科;监护病房;护理呼吸内科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一般都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袞竭、重症肺炎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随着机械通气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由此引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我科病人感染的重要问题。VAP是指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菌一般都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茵等多重耐药菌,感

3、染很难控制,常造成撤机困难,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1]。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12月〜2015年9月使用呼吸机病人116例,并发VAP36例,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50岁〜85岁,平均71岁;经口气管插管17例,经鼻气管插管9例,气管切开10例;机械通气时间5d〜14d,平均9.5d。转归:撤机治愈或好转28例,死亡1例,自动山院7例。1.2标木采集建立机械通气后即刻采集痰标木1份,以后每周采集痰标木2份,如考虑VAP随时釆集痰标木做细菌培养。木组65份痰标木均

4、为使用呼吸机48h以后采集。统一使用宁波海曙医疗用品厂提供的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按无菌操作技术及吸痰操作规范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并立即送本院微生物室做细菌培养。1.3VAP诊断标准[2]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肺不张等肺部疾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48h,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行性增人的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肺部实变体征和或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血白细胞升高>10×109/L;发热,体温≥38.5°C;呼吸道出现大

5、量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培养出新的病原菌。2结果不包括机械通气后即刻采集的痰标本培养结果,去除相冋病人的重复菌株,36例病人65份痰标本检出5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77.7%;真菌5株,占9.2%;革兰阳性球菌7株,占12.9%。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16例,占29.6%。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见表1。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7.7%。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VAP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3讨论机械通气在抢救危重症病人生命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

6、。VAP是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苏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3]。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VAP的发生,降低病人病死率。3.1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的培训教育,每季度组织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理论考核,护士长、感控护士每天进行现场督査,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3.2加强对病房环境管理,规范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加强病房中空气和环境的消毒,每日循环风消毒6次。每天至少通风1次,每次30min。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

7、务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的监测,每季度1次,如冇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砬单间隔离,增加微生物检测的次数。保持温、湿度适宜温度在18°C〜22°C,湿度在50%〜60%。对于年龄≥70岁、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危重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冇条件者设置单间,限制人员流动,病房实行无陪护管理,每日探陪时间控制在半小吋内,凡是进入人员必须穿戴隔离衣、帽和换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避免交叉感染。3.3加强呼吸机管路管理每周更换1次呼吸机管路,有脏污及吋更换,及时倾倒管路内的冷凝水,积水杯始终处

8、于管路的最低位,每日彻底更换湿化罐内的湿化液。研究发现,湿化罐内湿化液的污染M样不容忽视,呼吸机湿化罐培养出的细菌菌属与气管深部分泌物培养的细菌菌属类似,即痰液细菌培养阳性,湿化液培养也有细菌阳性,可能与呼吸机管路循环途径引起相互感染有关[4]。因此为了减少VAP的发生,必须定吋更换呼吸机管路和附件,每天更换湿化罐内湿化液,以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