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

ID:27549692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_第1页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_第2页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_第3页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摘要】:文学史上对《小园赋》的研宂一直停留在对其文学价值的探宂中,近年,开始有学者从新的角度挖掘《小园赋》的新价值。园林史的学者也开始注意到《小园赋》的园林价值,但还没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笔者将从园林美学的角度对《小园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挖掘其蕴含的美学价值。关键词:《小园赋》文学价值美学思想一、文学史上对《小园赋》的研宄庾信的《小园赋》写于北朝时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直受到文人、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篇佳作被众多作品集选入,学者们对其蕴含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研

2、宂。顾竺的《苍凉郁悒,忧思哀怨一一读庾信<小园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103页)首先探讨了《小园赋》的主题,认为这篇赋抒写了庾信屈体仕北的痛苦和深切的乡关之思,然后顾竺通过对《小园赋》的阐释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其主题。顾竺从美术的角度鉴赏此赋,发现庾信在《小园赋》中运用了国画散点透视法。这样结合其他学科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不仅有利于学科间的互相交流,更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张宏义的《略论庾信的<小园赋>》(驻马店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第16页)中将《小园赋》分为五段详细阐释后,从艺术表现方面、语言运用、典故运用

3、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园赋》的文学特色。在艺术表现方面,张宏义从辞赋气势、对偶、句式等方而进行了论述。在语言运用方而,张宏义分析了赋中不同的两种语言风格。典故运用方面,张宏义分析了赋中典故的贴切与灵活。陈信凌的《“穿过象征的森林”一一置于一个特定视野下的庾信四赋》(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8卷第3期,第4页)中从象征主义的视角研究了庾信的《小园赋》。首先,陈信凌从原文分析中发现,庾信在文中大量使用突接和复叠的手法,即前一句写小园景观之美,是个宜居之处,后一句却大异其趣,写人心枯发乱,时感悲畏。陈信凌认为庾信这样写是有深意的,他在文中说:“它喻示丫

4、作者一而再地投身于小园的虚拟化意念性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一而再地自行消解稀释的过程,展现了陆沉小园的艰难与虚妄。在这个意念性行为的总体设计上,小园是个与现时当下的生存环境相对立的处所,寄寓着作者逃逸现实挣脱俗世的强烈企求。”P75.他认为庾信这样写是为了彰显主旨。接着,下文中陈信凌分析了《小园赋》中“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等句子所蕴含的喑示,论述了《小园赋》中的象征特色。贺劼的《忧从屮來,不可断绝一一从<小园赋〉看庾信的艺术成就》(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23页)中除了论述《小园赋》中的词句、风格、典故外,还描述了赋中运用白描手法产生的效果

5、。另外,贺劼还揭示了《小园赋》音律上的成就、意象的运用。接着,贺劼从庾信的家世、生平,文化背景阐释了庾信艺术成就的形成基础,最后,结合庾信的际遇与文化背景阐述了《小园赋》中蕴含的精神境界。贺劼在文中提到,他并不认为《小园赋》屮的归隐是事实上的归隐,而只是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安宁与超脱。笔者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小园”的独特形貌。刘凤祥的《占尽风情向小园一一庾信<小园赋〉鉴赏》(现代语文(教学研宄版)2007年第12期,第57页)主要从庾信生平、借景抒情、典故、情调四个方而鉴赏《小园赋》,研究深度较浅,仅仅停留在普通的鉴赏上。迄今,外国文献中还

6、没发现对《小园赋》的研究资料。二、园林史上对《小园赋》的研宄《小园赋》不仅在文学上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在园林史上也发现了它的重耍价值。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提到《小园赋》时说:“私家园林因此而形成了它的类型特征,足以和皇家园林相抗衡。它的成就尽管尚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但在屮国古典园林的三大类型中却率先迈出了转折吋期的第一步。”[1]周维权认为,私家园林在南北朝时期从追求宏大变为了追求小型规模,园林内容从粗放向精致过渡,造园方法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从周维权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他认识到了小园的重要园林史价值。但是,很可惜,周维权没有详细研宂《小

7、园赋》,没能进一步深刻地挖掘《小园赋》屮的重要园林美学思想。王毅在《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中也有提到过《小园赋》,文中提到“但这前后的一些士人园林也己经主要以花木为艺术景观,此时花木的数量、品类、造型等就更多地依美学需要而定了。如庾信《小园赋》写园中有‘三竿两竿之竹’,可见配置之灵活”[2]“庾信之园‘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这都是极言其小,实际情况虽不见得从然,但仍可以看出空间条件变化之大,加之美学风尚的转变,所以m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8页。□王毅《屮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市

8、:上海人民出版社,2(X)4年,第85页。此时的士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