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

ID:27557783

大小:10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4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_第1页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_第2页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_第3页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_第4页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石油采收率复习题名词解释1.EOR:即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向油层注入现存的非常规物质开采石油的方法。或除天然能量采油和注水、注气采油以外的任何方法。2.水驱采收率:注水达到经济极限时累计采出的汕量与原始地质储量之比。3.洗油效率:波及区内被水从孔隙中排出的那部分原油饱和度占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百分数。4.残余油:注入水波及区内水洗后所剩下的油。5.毛管数:驱油过程中粘滞力和毛管力的比值。6.流度比:表示驱替相流度和被驱替相的流度之比。7.聚合物:由大量的简单分子化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物质。8.水解度

2、:聚W烯酰胺在NaOH作用下酰胺基转变为羧钠基的百分数。。9.特性粘度:聚合物浓度趋近于零吋,溶液的粘度与溶剂的粘度之差除以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粘度的乘积。10.CMC:开始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CMC;11.泡沬驱油:泡沬驱油法是在注入活性水中通入气体(如空气、烟道气或天然气),形成泡沬,利用气阻效应,使水不能任意沿微观大孔道,宏观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从而改善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注混气水提高采收率法。12.原油的酸值:中和一克原油使其pH值等于7时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13.协同效应:两

3、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共存时的性质强于相同条件下单独存在的效应14.初次接触混相:注入的溶剂与原油一经接触就能混相。15.蒸汽驱油:以井组为基础,向注入井连续注入蒸汽,蒸汽将油推向生产井的采油方法。1.热力采油:凡是利用热量稀释和蒸发油层中原油的采油方法统称为热力采油(Thermalrecovery)。这是一类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最为有效的方法。2.界面张力:单位长度的表面自由能称为界面张力,单位mN/m,其方向是与液面相切。3.粘性指进:在排驱过程中由于汕水粘度差异而引起的微观排驱前缘不规则地呈指状穿入油区的现象。4.水的舌进:是

4、指油水前缘沿高渗透层凸进的现象。5.剩余油:水未波及到的区域内所剩下的油为剩余油,其分布是连续的,数量较大。6.原油采收率:是采出地下原油原始储量的百分数,即采出原油量与地下原始储油量的比值。7.微观洗油效率:也叫排驱效率,就是己被水从孔隙中排出的那部分原油饱和度占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百分数,是衡量水波及区微观水洗油效果的参数。8.宏观波及系数:面积波及系数与垂向波及系数的乘积定义为宏观波及系数。波及系数是衡量水在汕层中的波及程度的参数。9.流度:地层隙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10.聚合物驱:是把聚合物加到注入水中,增加注入水的

5、粘度,降低水相渗透率,从而降低注入水流度的一种驱油方法。11.机械剪切降解:在高速流动时,具有柔性的长链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被剪断,使分子间结合力下降,粘度降低。12.化学降解:是指氧攻击聚合物分子长链上薄弱环节,发生氧化,从而使分子长链断裂,分子量降低;或发生自由基取代、水解等。13.不可进入孔隙体积:在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有些孔隙能让水通过,却限制了聚合物分子的进入,称这部分孔隙体积为不可进入孔隙体积,简称IPV。14.阻力系数:水通过岩心吋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吋的流度比值。15.残余阻力系数: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前、

6、后盐水流度的比值。1.调剖:成层状的非均质地层,由于层间渗透率差异太大,用流度控制仍然不能抑制舌进,应进行人工降低高渗透层渗透率的技术措施,称为调整吸水剖面,简称“调剖”。2.堵水:向油井高渗透层注入封堵剂,将高渗透层在一定油层范围内进行封堵,迫使水进入低渗透层。该技术多应用于生产井,对渗透就级差特别大,而且高渗透层的残余油饱和度己接近经济极限时更适宜。3.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结构,可自发地浓集于相界面,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4.亲水亲油平衡值:描述活性剂亲水亲油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简称HLB。5.分配系数:表面活性剂的

7、分配系数是指活性剂在油相与水相中平衡浓度的比值。6.乳状液: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能互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7.部分混相驱:是指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接触时是混相的,随着驱替流体的前进,不断与前面的被驱替流体接触,W而不断被稀释,最后形成非混相。8.色谱分离现象:复合体系中各组分与地层岩石间的作用不同,使得三组分间产生的差速运移现象。9.最小混相压力:简称MMP,是指气体溶剂与油藏原油达到混相的最小压力值。10.干式正向燃烧:从注入井注空气,并在注入井端首先点燃地层,空气与燃烧前缘均从注入井向生产井

8、方向移动,称之为干式正向燃烧。11.蒸汽吞吐:注蒸汽到生产井中,经历一个短暂的关井期后,汕井幵始生产(1分)。此过程可循环往复进行蒸汽吞吐也称循环注蒸汽,是单井作业,在一口井中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随后关井让蒸汽与油藏岩石进行热交换,然后在开井采油的方法。12.重力稳定驱替:是指在倾斜的地层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