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4##

《离骚》教学设计4##

ID:27558326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离骚》教学设计4##_第1页
《离骚》教学设计4##_第2页
《离骚》教学设计4##_第3页
《离骚》教学设计4##_第4页
《离骚》教学设计4##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骚》教学设计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离骚》教学设计4##《离骚》教学设计4离骚屈原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3、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三课时(一)导入民间有关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二)自读感知1、关于作者屈原,名(),字(),()时期()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

2、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上个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做成的纪念日。2、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关于楚辞(1)《楚辞》是我国第一部()(风格)诗歌总集,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是以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成为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4、整体感知(1)文题理解“离”通(),意为()。“骚”意为(),“离骚”即()0(2)诵读课文结

3、合注释及相关工具书,疏通字、词,并把重要词语的含义注解到文中。①给下列加点几字注音苗裔揆搴扈骐骥蕙苣惮筌羌孟陬汨吡辟芷申椒昌被踵謇謇②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来吾道夫先路也指九天以为正兮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名”“字”),并指明其用法。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②指出下面的句子的特殊用法。恐年岁之不吾与(3)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研读探宄1、在你的想象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用原诗句作答)2、在《离骚》中,作者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

4、特色,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四)品读鉴赏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语句,并摘抄赏析。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五)探究阅读1、你赞成屈原沉江的举动吗?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在班内交流。2、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