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

ID:27567525

大小:193.05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2-04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_第1页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_第2页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_第3页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_第4页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单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风景都

2、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什么矿物学的感觉”。这体现了A.经验论的观点B.先验论的观点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胸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2.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A.自我意识的出现B.社会对自然的诞生C.人类的实践活动D.自然对于人的生成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质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

3、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2.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工具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4.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

4、蝴蝶效应”的说法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B.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D.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2.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C.事物的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含的

5、哲学原理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2.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A.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1.“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A.经验论B.唯物

6、论C.不可知论D.反映论2.“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B.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3.“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1.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是说

7、实践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是A.全部自然界B.生产方式C.生产力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2.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23.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A.道德规范B.文学艺术C.哲学思想24.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

8、观点的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5.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