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卫生与健康2

家庭卫生与健康2

ID:27580201

大小:218.50 K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12-02

家庭卫生与健康2_第1页
家庭卫生与健康2_第2页
家庭卫生与健康2_第3页
家庭卫生与健康2_第4页
家庭卫生与健康2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卫生与健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庭卫生与健康FamilySanitationandHealth(五)第七章气候与健康一、对气象与健康的认识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对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我国中医早期的书籍《内经》中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的理论认为,人在生活环境中要感受“六气”。这“六气”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人体在感受这“六气”时,无论其中哪项的变化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当“六气”成为有害因素时,就不再称它为“六气”,而称它为“六淫”。人体感受“六淫”就可能患病。例如,胃溃疡病,一般在冬季好发。关节

2、炎、陈旧性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在天气突然变化时疼痛加剧。冠心病、中风、胆石症、气喘、气管炎、偏头痛等,在寒流到来突然降温时容易加重。天气的骤变对体弱病重的老人还能促成死亡。二、气象因素变化对人们的感受的影响气象要素作用于人体,首先通过人体的感受器。人体接受气象剩激的感受器主要是皮肤与黏膜(主要是呼吸道的黏膜)。皮肤内有很多神经感受器,它能感受气温、湿度、降水、气流、太阳辐射、大气酸碱等刺激。(一)气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叫做气压。气压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气压主要是影响人体

3、内氧气的供应。1.高原反应短时间内气压的变化很大。人体就无法适应了,“高山反应”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人在短时间内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山时,人体肺部内氧气含量急速降低,血液中血氧过少,从而出现头晕、恶心、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发生肺水肿和昏迷现象。2.心理影响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在低气压的环境中,人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会产生压抑的情绪。例如,阴雨天,尤其是在夏季,由于气压低,人们会感到抑郁不安,易激动或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同时也易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3.气压与一氧化碳中毒当低气压控制时,空气流动减慢,此时,室内外气压差

4、小,烟道抽力小,烟道不易排烟,且炉灶内供氧不足,一氧化碳产生较多,极易增加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的可能性。凡家中用煤炉取暖者,一定要注意气压变化。(二)气温与健康研究表明,19℃~24℃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人是恒温动物,为了保持机体体温与外界气温的平衡,体温调节就成了人体适应环境气温变化的重要机制,气温对人体体温调节起着主要作用。1.高温与中暑当气温大幅度升高时,人体通过排泄汗液散发热量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如果气温过高(≥35℃),超过了人体生理调节限度,体温得不到正常调节。体力下降,就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等病理现象。俗称“中暑”,

5、严重的还可以致人休克。由于体内大量的热能需要向外散发,会引起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昏迷。例如2004年夏季,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出现了38℃以上的高温天气,广州3次出现了气温38℃以上的天气。据报道,广州至少有49人、南京有21人死于酷热和酷热诱发的疾病。另外,自杀与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高温、低温极值出现当天、前一天、后一天自杀率明显增加。2.低温与冻伤气温大幅度下降时,人体皮肤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缩,静脉压上升,随着皮肤温度的降低。当气温降至0℃以下,人们进行室外活动时,手、脚、耳朵及脸部等外露部分很

6、容易生冻疮。(三)湿度与健康空气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与气温有直接关系。当气温适中时,空气湿度的变化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较小,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里,人体对湿度就非常敏感了。相对湿度在85%且气温在30℃以上时,人体感觉极度难受,从而很容易发生中暑。(四)风与健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一般风速达到0.5m/s起开始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和主观感觉。人的冷暖感觉除了气温原因外,风速大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金匮要略》说:“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说明风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二重性,当然此处的风并非单一指气象意义上的风。(五)四季与健康一年四季往复交替。四季对人

7、体的影响有着各自的特点。1.春季与健康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文争,旋进旋退,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正如民谣所云:“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由于春天气候不稳定.常常使那些对天气敏感的人感到很不适应。春困在漫长的冬季里,由于皮肤收缩,血管血流量减少,大脑、内脏血流量相对增加,大脑己习惯于高氧下工作,到了春天,温暖的阳光使人休皮肤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大脑氧气供给相应减少;使人一时无法适应,故易使人产生昏沉欲睡的感觉,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春季与传染病中医学认为。春季是风气主,虽然风邪一年四

8、季皆有,春季尤多。春季是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最易发病的季节。因此,春季预防各种传染性、流行件疾病尤其重要。春季对“肝脏”的影响中医学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