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教学设计

杠杆的教学设计

ID:27597179

大小:1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杠杆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杠杆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杠杆的教学设计_第3页
杠杆的教学设计_第4页
杠杆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杠杆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题:《杠杆》教学设计姓名:郑道芝单位:老河口市第七中学通信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七中学联系电话:15071557361电子邮箱:904575035@qq.com《杠杆》教学设计湖北省老河口第七中学郑道芝15071557361教学内容分析: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也是滑轮、轮轴等其它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体验用徒手和螺丝刀两种不同方法拔出图钉时的结果和感觉并作比较,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教师便

2、能自然引出“杠杆”从而开始本课时“杠杆”的学习。展开教学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验,从多种工具的使用中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平衡所具备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但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他们的接受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同时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教学设计思想

3、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并考虑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本课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实物创设认知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归纳建立认知图式,建构杠杆模型。再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探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分类及科学使用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知道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

4、阻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技能1、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演示、由实验现象归纳原理;教学用具:钉有图钉的木块、螺丝刀、垫木、

5、老虎钳、羊角锤、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等教学过程:课题引入(讲)人有一双灵巧的手,但是人力是有限的。(出示)钉有图钉的木块。请学生尝试用手拔出图钉。(讲)如果我们有一些工具可能操作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出示)螺丝刀、垫木、老虎钳、羊角锤。让学生选择器材尝试操作。认识杠杆(问题1)螺丝刀在撬图钉时做何种运动?(问题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工具吗?(PPT演示)用撬棒撬石头、跷跷板、压水井。(讲)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这个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问题3)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发生转

6、动。这种效果可能同哪些因素有关呢?(出示)撬棒撬石头。(讲)以撬石头为例,石头对杠杆产生的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的大小;人对杠杆施加的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F1的大小。(问题4)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撬棒转动效果呢?(实验)图中F1、F2均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问题5)仔细寻找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归纳)支点O到F1和F2的垂直距离相等。在物理学中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问题6)请画出跷跷板、压水井中力臂图示(问题7)压水井中动力F1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猜想: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讲)使用机械时,我们往

7、往需要定量的计算。为了便于获得定量的规律,我们让杠杆处于静止状时进行研究。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出示:实验器材。钩码、杠杆、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如图。思考题:为了便于读取力臂,图中杠杆应该在位置平衡(讲)实验中,我们在杠杆的左端挂上钩码,在杠杆的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动,使杠杆维持水平平衡;实验中将钩码施加的力定为阻力,将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定为动力。实验步骤步骤一: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注意:实验过程中不再调节平衡螺母)步骤二:选定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改变钩码的数目

8、,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读出一组数据记入表格中。实验小结1:动力臂、阻力臂不变,增大阻力,则动力。步骤三:保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种变化?读出一组数据记入表格中。实验小结2:阻力及阻力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