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巴赫学案1

小溪巴赫学案1

ID:27605121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5

小溪巴赫学案1_第1页
小溪巴赫学案1_第2页
小溪巴赫学案1_第3页
小溪巴赫学案1_第4页
小溪巴赫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溪巴赫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溪巴赫学案1学案目标1.结合文本阅读,积累部分常用词语、优美语句,加深对部分常见修辞格作用的理解等;(知识技能)2.体验散文阅读鉴赏、探究的过程,继续培养自主阅读现代散文的方法;(过程方法)3.认识巴赫及其音乐艺术的伟大之处,学习利用音乐艺术陶冶情操,热爱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说明:这篇文章写作者对大音乐家巴赫其人、其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表现个人对他的敬仰,同时表达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本意主要是歌颂巴赫不以夺目的光彩示人的高尚品质,但作者是从他的音乐艺术的角度来写的,而又用小溪进行比喻,行文中将小溪、巴赫以及巴赫音乐三者

2、融合在一起来写,这就使文章既含蓄又形象,读之韵味无穷,学案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写法,如果先理清了写作思路就能很好地把握这一特点。肖复兴的作品文笔细腻,意味隽永,流淌着作者浓郁的感情,本文更是如此,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细加品味和体会。于漪老师说“教育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学案本文,要引领学生走进巴赫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的高尚品格,从而获得终身收益的精神食粮。本文内容不是很深奥,道理作者写得很明白,不需要教师做太多讲解,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探究、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过程的快乐。学案重点与难点1.点:反复诵读,品

3、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试着仿写。2.点: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将小溪、巴赫以及巴赫音乐三者融合在一起的写法。说明: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也一定要上成语言实践课,因为教师讲得再精彩,读得再流畅,写得再生动,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学生的能力还得在反反复复的听说读写实践中慢慢形成,逐步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沉浸在文章优美的意境中。让学生在读写背等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规范的语言,通过模仿和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式,来提高语言表

4、达能力。 学案过程 学案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前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给每自然段标上序号。2.利用工具书查找自己不熟悉的词语,掌握音、形、义。3.上网或利用图书室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肖复兴、巴赫、威廉汉姆、巴洛克、贝多芬、舒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雷格尔等的情况;《勃兰登堡协奏曲》的主题等;3.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制成PPT。朗读课文:1.利用工具书查找自己不熟悉的词语,搞清楚音、形、义。2.上网或利用图书室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肖复兴、巴赫、威廉汉姆、巴洛克、贝多芬、舒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雷格尔

5、等的情况;《勃兰登堡协奏曲》的主题等;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可以方便以下环节的学习,要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高中阶段字词学案仍不能忽视,因为掌握字词是解读课文的基础;查找作者及音乐家的资料,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有助于更好的解读文本。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播放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然后让学生交流一下听这段旋律的感受。2.学生发言后教师点评:这首充满诗意委婉动听的小提琴曲是德国小提琴家威廉汉姆编写的,此曲一经上演便立即闻名遐迩,广受大众欢迎,但真正的作者,并不是威廉汉姆,追溯渊源,其始祖原来是一个世纪以前的德国作曲家

6、巴赫。多少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成为不朽的杰作。学生欣赏旋律,交流感受,自由发言。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恐怕没有几个学生知道巴赫及其音乐。通过欣赏巴赫的音乐,可以唤起学生对巴赫的情感,拉近学生和巴赫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走进巴赫。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诗品如人品”,同样的,一个音乐作品也同作曲家的品格息息相关,那么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作品何以成为不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赫,感受巴赫的音乐以及他的人格魅力。交流课前学习收获,共享资源1.本文应该掌握的重点字词(可找

7、学生上黑板写一写,另找同学订正、补充);如:三缄其口 钩稽 仆仆   干涸一曝十寒  肆意狂放  脖颈  静谧安祥  氤氲2.让学生将自己查找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如(此略)1.积累字词2.交流资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让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在班里交流,可以资源共享,同时取长补短。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a文章写了什么内容?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也可以指读)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作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巴赫的音乐尤其是其精神对后世的影响,表现

8、了巴赫不以夺目的光彩示人的谦逊、质朴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巴赫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语文阅读学案强调感悟与体验,而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创造基本条件。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写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