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

ID:2762015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3)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3)(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弓弦/船舷 飞湍/揣摩 峥嵘岁月/铮铮铁骨B.秦塞/边塞 贬谪/嫡亲 雕栏玉砌/沏茶倒水C.扪参/参差 悲怆/创伤 羽扇纶巾/满腹经纶D.吮血/流血 和蔼/暮霭 遗之千金/不遗余力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xián,tuān/chuǎi,zhēng;B项,sài,zhé/dí,qì/qī;C项,shēn/cēn,chuàng/chuāng,guān/lún;D项,xuè,ǎi

2、,wèi/yí。答案:C2(2011·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解析:B项,“自顾不暇”意思

3、是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A项,“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C项,“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D项,“诟病”即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前人爱花如此更替,折射出文化裂变与传承过程中他们的心态,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里辩证统一所构成的新境界。B.2011年8月12日晚,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达北京。他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会见媒体记者并做简短致辞。C.投资者有这样那样的顾

4、虑,他们需要对国内市场的透明度,包括对法规的效力、政治的稳定、整个经济生产的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持抱有信心。D.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而一个只会赚钱的、抛弃公众利益于不顾的企业家同样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解析:A项,语序不当,“裂变与传承”应为“传承与裂变”。C项,语序不当,“法规的效力、政治的稳定、整个经济生产的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持”应为“政治的稳定、政策的支持、法规的效力以及整个经济生产的增长”。D项,成分赘余,去掉“于不顾”。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赤壁》

5、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戏中的俊男美女自然是争夺眼球的法宝,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那涵括在内的国人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    。  ①星移斗转,岁月飞逝②在烽火硝烟的三国年代,赤壁是奠定魏蜀吴鼎立之势的“武赤壁”③神州文武两赤壁,至今仍令人神往流连④君不知赤壁也还分“文武”一说⑤在云淡风清的北宋,赤壁则是旷世文豪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文赤壁”A.④①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④②⑤①③D.④①②⑤③解析:注意时间顺序和句子的总分关系。答案:C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5故国神游,多

6、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杜甫《登高》)7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8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白居易《琵琶行》)9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答案: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6.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

7、倒新停浊酒杯7.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8.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9.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三、(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14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0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4分)解析: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

8、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参考答案: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11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4分)解析: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的字“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