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

ID:27623653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_第1页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_第2页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_第3页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_第4页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120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根据统计数据,研究创伤急救的方法与效果。结果根据不同伤情,给予不同急救护理措施,83例患者中有78例经抢救脱险,抢救成功率为93.98%。结论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要求护理人员技术全面,不但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快速、灵活地抢救患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词]创伤急救;创伤护理;风险意识;协调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4(c)-0143-03随着社会的发展

2、,人类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若早期处理不当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严重创伤者病情复杂而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人员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才能对伤者做出准确迅速的评估,开展灵活有效的救治以挽救伤者的生命。本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救治了83例严重创伤的患者,现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3例伤者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9

3、〜72岁,平均(36.5±9.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3例,高处坠落28例,挤压伤4例,斗殴伤3例,机器轧伤3例,自残2例。受伤至接诊时间为15min〜1h。创伤部位:38例骨折及脊髓损伤,26例颅脑损伤,10例胸外伤,9例腹外伤。接诊时13例处于昏迷状态,5例呼吸心跳停止,56例有不同程度的休克。1.2方法所有伤者接诊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给氧。多发性开放性损伤、肝脾破裂、颅内高压或开放性颅脑损伤导致昏迷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治疗创造时机。主要应用的救治措施分析如下:1.

4、2.1正确判断伤情,动态监测伤者病情变化对伤者伤情进行正确地观察与判断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者多合并出血性休克及多器官衰竭,判断伤情主要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并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史,方可掌握其创伤的严重程度,掌握其救治的正确方法及重点。救治人员必须严格观察伤者的瞳孔、尿量、意识及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并对可疑部位重点检查,以防发生漏诊。1.2.2有效给氧,保障循环颅脑、颈髓、心肺部损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力学和通气、换气功能异常,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伤者会因为严重的缺氧而死亡。尽早进行气管插管,以纠

5、正缺氧,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误吸。在插管的过程中动作不能粗暴,一次不成功者应选择气管切开。当怀疑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时,尤其是脊髓损伤应先做好颈髓固定并采用多人搬运,以避免颈髓进一步损伤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死亡原因。为避免大量快速补充液体造成的血液稀释而引发严重的组织缺氧,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与补液一同进行。采用正压液体复苏,使伤者的血压维持90/60mmHg可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为伤者进一步的手术和治疗创造有利时机。1.2.3伤口处理严重创伤通常会造成开放性伤口,应仔细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止血。活

6、动性出血应立即处理,应用厚纱布覆盖后绷带加压包扎;开放性骨折造成的大动脉损伤者,应采用气压止血带止血或压迫近心端动脉止血,同时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减压;开放性颅脑损伤须应用明胶海绵帖敷;对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和休克应重点考虑脏器损伤的可能,应采取胸腔穿刺等手段进行诊断,以防止漏诊的发生。1.2.4心理护理120急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突发事件,伤者由于疼痛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甚至绝望和濒死感,迫切希望医务人员抓紧一切时间挽救自己的生命。此时护理人员自身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协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

7、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护理人员要用全面过硬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临危不乱,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抢救治疗,保证抢救成功。此外,120急救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急救的同时快速和患者或家属进行转运和抢救的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使患者或家属稳定情绪,明确转运的必要性与危险性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配合抢救。在现实医患关系条件下,此点尤为重要,应引起重视。2结果83例患者中,采用输液83例,占100.⑻%;采用吸氧77例,占92.77%;采用吸痰63例,占75.90%;采用气管插管8例,占9.64%;

8、采用胸外心脏按压7例,占8.43%;采用止血措施56例,占67.47%。71例在1h内血压呼吸基本平稳,之后进行手术治疗;78例经抢救脱险,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3.98%o抢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