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

ID:27626837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_第1页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_第2页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_第3页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摘要: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陆续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所有用电客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为充分发挥这套系统本身的价值,围绕系统“可用、好用和实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实现了专变用电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提升了专变用电营销科学管理水平。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研究分析1概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实现了所有用电客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为全面实现专变客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系统深入应用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但要将此系统的应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必须对现冇的运维模式和应用进行探索研宄,这需要一

2、个长期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公司在加快建设的冋时,需要积极思考“如何运维好、如何使用好,如何挖掘好”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充分发挥这套系统本身的价值,为此,围绕系统“可用、好用和实用”做了人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宂,实现了专变用电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提升了专变用电营销科学管理水平,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的三丰收。2系统运维精细化,实现“可用”2.1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保证运维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建立以营销部为组织管理?挝坏南韦孔楦涸鹬疲?项目组由公司营销部、集中监控班、采集运维班和营业站所的业务骨干共同组成。二是制定各岗位职责,明确运维工作范围,开展岗位分析、细化

3、岗位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三是细化业务流程的分析,实现业务流程无缝衔接(业务边界节点管控法)。2.2强化考核评价体系,保障运维流程高效运转一是建立以“四率”为导向的综合指标体系,即指采集完整率、抄表成功率、在线率和投运率。二是强化基础指标考核体系,确保运维工作方向,将专变采集系统深化应用的综合指标纳入同业对标,将“四率”指标做为考核基础体系,保证运行维护工作的方向性和时效性,公司实施“周通报、月评价、季考核”。三是完善过程管理指标,全程监控系统运维质量,保证过程指标体系的质量和时效,实现过程评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四是对指标提升进行要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3构建缺陷快速

4、响应处理机制,形成高效闭环处理流程一是快速发现故障,公司定期巡视与不定期巡视相结合,保证所冇缺陷在第一时间内被发现。二是快速处理故障,以“四率”指标完成情况为标准,真正做到一般缺陷不过月,重大缺陷不过周,紧急缺陷不过夜。三是总结高效运维经验,实现事前管理,根据“处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稳抓事前管理,重点做好缺陷的防范工作。3系统功能模块化,实现“好用”3.1优化管理手段,实现专变客户自动化抄表模式原有的专变客户人工抄表模式强度大、效率低、监管难、且易导致服务质量纠纷和投诉。专变用电采集系统具备的自动化抄表功能改变了传统的抄表业务模式,实现了电能信息实时采集,达到了抄表数据的准

5、确性和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利用和整合。3.2创新管理方法,推进专变客户费控管理专变的费控功能是一种有效的电费风险防范措施,其功能实现为推行专变客户全费控管理提供了有效而稳定的手段,尤其对于“五小企业”和“高能耗”企业,分化了供电企业电费风险压力。专变采集终端控制的费控功能,操作流程简单,控制功能稳定。4深入挖掘系统价值,实现“实用”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法:4.1显性故障的辨识和电量追补方法电能计量装置的显性故障主要分为失压、失流和倒码三类,通过定期巡视系统采集的数据,并为采集数据设置主动报警,可以使其快速被发现。而失压是最为常见的显性故障,对电压互感器不

6、同接法追补的认定进行了归类总结。5结束语通过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维和深入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实现了专变采集“信息融合贯通、手段现代高效、管理精益科学、运维规范标准、监控实时在线”的综合成效,使专变用电管理理念、模式、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为营销管理“对内管理堵漏、对外服务优质”提供有效措施,从根本上为提高管理、经济和社会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刁培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王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