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ID:27629383

大小:665.01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2-0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_第1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_第2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_第3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_第4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一、导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四、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1黄油大炮生产可能性边界PPFOABCDEFGH转换曲线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前沿复习:“大炮与黄油的矛盾”2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问题。(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3)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通货膨胀

2、(紧缩)”(Inflation,Deflation)问题。复习:资源利用3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1)研究的对象:整个社会经济(2)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总量分析(5)基本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且应该)调节经济,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复习:宏观经济学(之一)4(1)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个体/社会总体●理论形成:1776/1936●价格理论/收入理论,就业理论(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总体经济行为的分析以个体行为分

3、析为基础●总体经济行为不等于个体行为加总(3)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复习:宏观经济学(之二)5一、导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二战后逐步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最辉煌的时期,也经历了70年代滞胀的沉重打击。到了80年代,自由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曾经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造成了重大影响,各国政府一度转向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到90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美国进入新经济时期所取得的持续增长,才在重新强调政府干预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恢复了宏观经济学的活力。6(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三个理论渊源:⒈罗斯福新政: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

4、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⒉《通论》的出版: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⒊前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为现代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实践基础。7(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也是凯恩斯主义的鼎盛时期。⒈《通论》出版后,萨缪尔森等人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马歇尔的微观经济理论综合起来阐述西方经济学,形成了以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⒉新古典综合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通过实施各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并辅之于对外经济政策。8(三)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1、“滞胀”与新古典学派的兴起背景20世纪70年代

5、各国出现的“滞胀”对凯恩斯主义政策提出挑战主要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政策主张财政政策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基本不起作用,应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预期到的政策就会失效,人们会很快熟悉新政策,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可从供给方面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主张是通过减税来刺激供给共同特点强调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反对靠频繁使用需求管理政策来干预经济。9⒈财政政策方面:短期调节向长期调节转化;普遍实行巩固性财政政策;实行减税,刺激供给。⒉货币政策方面:从控制总需求、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转向治理通货膨胀;开始关注国内利息率调整对汇率的影响。⒊财政政策与货币

6、政策的调节:由一致的扩张或收缩转向相互协调。⒋结构性政策和其他政策:收入政策逐渐被结构性政策所取代。其他政策有产业政策、教育、交通等相关政策。2、20世纪8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型10⒈基本主张:坚持政府干预经济。⒉吸收学派的观点:①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和“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②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方面起作用的机制;③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调节经济的思路。⒊20世纪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巩固性财政政策在各发达国家盛行,基本目标是消除财政赤字,改善经济增长的条件;货币政策基本上以稳定物价为其基本目标。3、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11世界上有两种核算国民经济的方法:(1)物质产

7、品平衡体系(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规定与相关技术,是宏观经济学的前提。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2该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故习惯上称为东方体系。主要指标是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13该体系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习惯上称为西方体系。它是定义和计量整个社会总产出(总收入)的一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