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

ID:27633857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_第1页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_第2页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_第3页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_第4页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16年度论文-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2016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论文题目: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工作单位:易俗河镇天易金霞小学作者姓名:胡亚玲联系电话:13873284918培养质疑能力体现主体地位[摘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方法,是其屮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屮年级语文教学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参与屮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学会质疑;正面引导;把握时机;运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人才素质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

2、,学习的内涵己不单纯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扩展到“学会学习”上。因此,要使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教师就必须“授之以渔、以之终生受用无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巾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方法,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参与中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质疑意识教学从矛盾开始,而这个矛盾在

3、教改前都巾教师想当然的揭示:你们学生不明白哪些,我教师就教哪些。长期以来,教师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一连串的问题,课堂上牵着学生走,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大胆的质疑往往被固定的教学思路所抹杀,质疑探究变成了一个虚设的形式。教师包办得太多了,学生便产生了“我不懂,老师会讲”的依赖心理,从而不习惯,也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根本就无从培养。其实,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只有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呢?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

4、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学习科学家们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还要告诉学生,课堂上提问不是老师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冰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营造积极氛围,创设质疑环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的这句话,很通俗地说明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质疑问题,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增强,学生主体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侣、鼓励、引导。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

5、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尽量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老师甚至教材质疑。要根据课文的秉点难点,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好质疑环境。例如我教《惊弓之鸟》一文时,我让一名学生当更羸解说为什么他可以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其他同学对他的解说有不明白或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结果学生纷纷举手质疑,台上学生一一解答,解答不出的台下又争着帮他解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

6、故事》一文后,右一名学生质疑:整个小村庄里什么都没存了,洪水真的那么厉害?砍伐树木的后果真的那么严秉?教师适时鼓励提出疑问的学生,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还可以结合自己平吋看到或听到的资料。结果学生纷纷举手质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质疑问题、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增强了学习的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但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加强了环保意识。三、教给质疑方法,把握质疑时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将来的文盲是没右学会学习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以新的知识、新的学>』方法并伴以有趣的形式来满足学生

7、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愿意学习。发现问题便提出来,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使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但有些老师认为质疑只是课堂教学开始或将要结束时一个象征性的环节,没有把质疑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在预习或初读课文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涉及到课题、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方面的,也有写作方面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问题的难易也不一样。这一环节我们要鼓励学生把问题记下,然后帮助学生把问题进行分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