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

ID:27639384

大小:1.3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3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_第1页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_第2页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_第3页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_第4页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_第5页
资源描述:

《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瓷碗授課教師:呂立德大學國文選題解本文為記敘文,選自洪素麗散文集《昔人的臉》,原載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坊間版本與本文稍有差異,為忠於原著,原文呈現。作者透過兩隻青花瓷碗,表現出她的生活趣味與描寫功力,並寄託一份身處異國,心懷家園的鄉愁。作者洪素麗(西元1947年~),高雄市人,民國三十六年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民國五十九年赴美國紐約國家藝術院習畫,專攻木刻版畫。回國後曾跟隨江兆申、喻仲林兩位大師學國畫,現為專業畫家與作家。早年詩文並進,後以散文享譽文壇。憑著敏銳觀察力,不論幼年成長的南臺灣或繁華

2、的紐約都會,都成為她筆下豐富的題材,作品中常附有自己的版畫、插圖,是美術與文學的結合。其散文於閒雅從容中常見陽剛雄勁,一如其木刻;自在適性,素雅清麗,一如其名。近年作品多抒發生態保育理念,關注臺灣人文、史地,頗能引人共鳴,曾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長榮寰宇文學獎等。著有《昔人的臉》、《港都夜雨》、《盛夏的南臺灣》、《臺灣百合》等書。本文一有風的暮秋週末,出去滿街走了一下午,累了,要去搭車,不期然撞進一家日本瓷器店。胖胖的老板娘,有點像糯米糰,有溫和的微笑。靠牆的兩面牆架,一層層整齊擺著盤碗杯盌[1],走道中間的架子

3、是海苔、魚罐頭、玻璃紙袋裝的即溶作料、乾壓食品,天花板垂掛著大小不一的紙燈籠。是一家空間緊湊、井然有序的日本商店。我喜歡看瓷器,各式各樣花色不一的瓷器,手敲起來鏗然有聲,是我喜歡把玩的。店裏的杯盤比較普通,瓷碗卻很美麗,我看中了一個又一個,全是青花瓷[2],胎骨[3]薄、碗身輕,是上好的瓷器。明代記載青瓷上品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4];碧青如洗,明亮如鏡,晴空萬里的天青色,是唐以來越窯[5]講究的青瓷顏色。將胎泥摻鐵質,高燒至千度,鐵質還原為青色。鐵質的比例,泥質的粗細,窯燒的火候[6],決定了青色瓷底澄明勻淨。越窯至

4、唐末五代時,已可將青釉[7]色澤控制自如,從天青色到千峯翠色,從影青[8]色到一泓清漪[9]如春水的碧藍色。工匠的技藝一再改進,推陳出新。到五代末期時,周世宗指定的青瓷顏色是「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10];「雨過天青」色的青瓷便是周世宗時御製的柴窯[11]出品的最高藝術了。注釋一[1]盌音ㄨㄢˇ,同「碗」。[2]青花瓷一種白底藍花的瓷器,相傳始於宋代。[3]胎骨 器物的粗胚。[4]青如天四句 形容青花瓷器的特色。語見清初谷應泰《博物要覽》卷二,但「磐」(音ㄆㄢˊ)字原文應為「磬」(音ㄑㄧㄥˋ)字,此為作者筆誤。磬為古代用玉

5、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聲音清亮。[5]越窯唐代設在越州的瓷窯,故址在今浙江省餘杭縣。所產瓷器釉色青翠。[6]火候 烹煮食物時,火力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7]釉音ㄧㄡˋ,塗在陶瓷表面,使之有光澤的質料。[8]影青 青瓷的一種,細薄晶瑩,釉色白中泛青。自宋代於江西景德鎮開始生產。[9]漪 音ㄧ,風吹水波成紋,。[10]雨過天青雲破處二句語見清朱琰《陶說》〈後周柴窯〉條:「柴世宗時燒者,故曰柴窯。相傳當日請瓷器式(規格),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者般,即這般;這樣。將,助詞,無義。[11]柴窯 相傳為五代後周世

6、宗柴榮令造之窯,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鄭縣一帶。本文二瓷器與絲、紙一齊沿絲路傳至西方,是中國珍貴的發明。清末以後,中國瓷業漸趨式微,雖然製瓷之業從未中斷,但是比起唐宋元明的邢窯[12]、越窯、汝窯[13]、鈞窯[14]、定窯[15]、哥窯、弟窯[16]、建窯[17]……等等名窯出產的名瓷,可以說光輝不再了。我找尋的是美麗的、家常的用品,可是近十來年,在國內總找不到美麗的瓷器可賞玩。市場上堆的白底閃金字,寫著福祿壽喜字樣的瓷碗,總覺趣味全無。用那樣的碗來裝飯,那飯恐怕也不香罷?早期臺灣碗,繪有公鷄、魚、蝦、蘭草的粗碗,素樸可愛,是工匠們隨

7、意的創造,那樣的碗裝了飯,配幾道小菜,令人舉箸[18]前想誠心合十膜拜一下。樸素大方的瓷碗,即使空空地擺在揩[19]淨的桌案上,也使人有焚香靜坐、豐裕生活的平安歲月底遐想。注釋二[12]邢窯唐代設於邢州的瓷窯,以燒製白釉瓷著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內丘縣。[13]汝窯宋代設在汝州的瓷窯,故址在今河南省臨汝縣。[14]鈞窯宋代設在鈞州的瓷窯,故址在今河南省禹縣。[115]定窯宋代設在定州的瓷窯,故址在今河北省曲陽縣。[116]哥窯弟窯南宋瓷窯名,窯址在處州龍泉縣(今浙江省龍泉縣),據傳當時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在此製瓷,各主一窯,故名。[1

8、7]建窯宋代設於建州的瓷窯,以燒製黑瓷著名,故址在今福建省建陽縣。[18]箸音ㄓㄨˋ,筷子。[19]揩 音ㄎㄞ,拭。本文三我於是在店裏挑了兩隻比平常飯碗稍大的青花瓷器,怎麼描述它們呢?兩隻都是青花色,一隻是手繪的,筆致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