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志》凡例研究

《趵突泉志》凡例研究

ID:27640115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趵突泉志》凡例研究_第1页
《趵突泉志》凡例研究_第2页
《趵突泉志》凡例研究_第3页
《趵突泉志》凡例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趵突泉志》凡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趵突泉志》凡例研宄【摘要】清代任弘远所著《趵突泉志》是中国古代地方志中山水志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仅有的记述一处名泉,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地方名物专志,同时又是一部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总集。《趵突泉志》发凡起例遵循前代同类著作的体例,体现了山水志编纂的法度,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关键词】《趵突泉志》;凡例;方志;艺文志【Abstract】’’TheBaotuSpringJournal”,isoneoftherepresentativeworksofChineseAncientLocalChronic

2、les.Ithasahighhistoricalandliteraryvalue.Theregulationsfollowstheprevioussimilarworkstyle,butalsohasitsowninnovationanddevelopment.IthasanirreplaceablevalueofdocumentsforthestudyofBaotuSpringandspringcultureofJi’nan.【Keywords】’’TheBaotuSpringJournal”;regulations

3、;LocalChronicles;anthology《趵突泉志》是中国古代唯一一部记述一处名泉的方志,作为中国古代方志编纂成熟期的作品,《趵突泉志》吸收了前人编纂体例的优秀成果,又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成为研究趵突泉济济南泉水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一、任弘远与《趵突泉志》任弘远,清代康乾时期济南文人,字仔肩,号泺湄。祖籍河东,清初其祖父来山东为官,遂定居于历城。据任弘远之侄任梦菊记载,任弘远“幼负轶才,性好吟咏。及壮,游四方,所交皆当代宗工。以故诗、古文、词蔚然成家。又喜表彰前辈,搜剔古迹。”[1]251任弘远

4、颂咏济南湖光山色的诗篇甚多,其中尤以《明湖杂诗十首》、《秋日游趵突泉望白雪楼有感》、《鹊华桥》、《百花洲》等最为著称,这些诗文均收载在他的诗文集《鹊华山人诗集》、《见山亭集》中。[2]《趵突泉志》始编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历经二十九个春秋,最终于乾隆七年正式完成。对于编纂这部《趵突泉志》的缘由,他在《纂修〈趵突泉志〉叙言》中写道:“惟吾历趵突泉,处于会城之外,易为履齿所经......虽磨石纪事可传于奕祀,然风雨之剥蚀,久而必蔽,其贞泯之存者固有以知之,倘历年久远,物换境迁,终未若书之简编为尤愈。”[1]1济南历史悠久,泉水

5、丰富,世称“泉城”。其中,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尤为著名,文人雅士,多有游历。任弘远立志为足勺突泉编纂一部志书,以为后人保存与釣突泉有关的珍贵的文献资料。《趵突泉志》两卷本有乾隆七年刻本,有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和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收藏。其中只有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全本,该馆原馆长助理刘泽生先生即据该馆藏本加以校注,成《趵突泉志校注》一书,于1991年由济南出版社出版,为广大读者阅读原书提供了便利。[2]二、《趵突泉志》凡例渊源地方志与辞书、类书一样,有“凡例”之设置。“凡例”,亦称“凡例”、“例言

6、”、“发凡”、“总例”、“叙例”、“略例”等。“凡例”一词,语出自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3]后来,人们把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称作凡例。地方志定型于宋代,“凡例”是志书定型化的产物。宋景定二年修纂的《景定建康志》,就提到“定凡例”是编纂地方志的首要一步。不过,此时方志凡例的内容大多包含在自序或自跋之中,很少单独列出。到了明、清,方志凡例大多独立成篇,冠于卷首。历代编修地方志书,都非常重视制订凡例。明永乐十六年颁布《纂修志书凡例》21条,清康熙十一年的《

7、修志四十款》、康熙二十九年的《修志牌照》23条,民国十八年内政部呈奉国民政府核准颁行的《修志条例概要》22条,民国三十五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内政部颁布的《地方志书纂修方法》9条等,都是全国性的通行修志法则。这些凡例,是就某一具体志书而言,具有法则性能,作为编纂志书的准则。[4]《趵突泉志》的来源,据《凡例》记载:“趵突泉旧原无志,就《历城志》所载充拓敷衍成书,其发凡起例,皆遵《虎邱志》、《罗浮志》、《嵩山志》、《天台志》等书之例。”[1]1由此可见,《趵突泉志》凡例的撰写是来自于对《虎邱志》、《罗浮志》、《嵩山志》、《天台

8、志》的继承和发展。《虎邱志》,即江苏苏州虎丘山志。传世的《虎丘山志》有六本,现存最早的虎丘山志是明王宾成化本《虎丘山志》抄本,传世最晚的民国黄厚诚著的《虎丘山志》,清顾湄编的《重修虎丘山志》10卷,文肇祉著《虎丘山志》、陆肇域、任兆麟编《虎阜志》10卷和释佛海《虎丘缀英志略》等。任弘远所指《虎邱志》为清代顾湄编的《重修虎丘山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