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ID:27643938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_第1页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_第2页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_第3页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_第4页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为了促进我国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2016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相关课题研究,申请者须根据实验室拟资助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一、实验室拟资助的研究课题课题1:汽车NVH/异响性能衰退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汽车NVH/异响性能衰退的机理,并针对车身结构及焊点、车用橡胶器件(动力总成悬置器件、衬套、密封条等)、内饰塑料件、声学包等典型系统或结构,揭示其NVH/异响性能及其相关

2、基础特性退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探讨NVH/异响性能衰退的规律以及性能衰退的预估方法,研究并提出延缓或控制NVH/异响性能衰退的方法。研究目标:1.建立汽车典型系统或结构(不少于两种)的NVH/异响相关性能时变模型;2.提出汽车典型系统或结构(不少于两种)的NVH/异响相关性能预测和控制方法;3.总结汽车NVH/异响性能衰退的一般机理及控制方法;4.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不少于4篇。资助经费:20万元研究周期:24个月课题2:汽车压缩机运行噪声系统化开发与匹配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斜盘摇摆式变排量压缩机在长安多平台多车型大规模应用中出现的一系

3、列多发性运行噪声问题,在当前长安既有研究和对标分析的配合下,从运动机理与路径研究、系统匹配与边界设计等关键角度研究斜盘摇摆式变排量压缩机噪声系统化开发与匹配的关键技术,完善提升汽车压缩机运行噪声开发能力与性能表现。包括:基于通用多体动力学CAE分析软件,建立斜盘摇摆式变排量压缩机运行副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分析系统运行压力与压缩机表面激励的变化关系及压力-噪声(或运动合力)阈值;在输入压缩机运动副参数(供应商提供)的基础上,基于通用结构及声学分析软件,对压缩机辐射噪声进行仿真分析,建立初步的压缩机运行噪声CAE分析能力;以上述CAE分析为手

4、段,进行压缩机运动副及压缩机边界(壳体、安装点及布置等)的优化设计与匹配工作,为提升长安该类型压缩机运行噪声水平做出技术支撑。研究目标:1.建立斜盘摇摆式变排量压缩机结构表面激励及辐射噪声CAE分析能力;2.建立系统运行压力与压缩机运行噪声的影响关系的量化分析能力,并给出压力-可接受噪声阈值;3.实现压缩机运动副及边界(壳体、安装点及布置)的优化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工程化方案;4.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2~3篇。资助经费:15万研究周期:12个月课题3:汽车车身粘弹性材料的振动声学性能开发方法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汽车车身粘弹性阻尼材料面积及厚度实现

5、精准设计开发的需求,拟建立车身粘弹性阻尼材料声学性能开发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内容包括功率流理论方法研究、功率流与振动分析和噪声控制间的关系;在车身声固耦合动力学特性和声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钣金贡献量分析;通过内饰车身振动声学仿真计算,分析粘弹性材料厚度和材料参数对其振动声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明确辐射声与粘弹性材料参数之间定性、定量关系,从而进行车身粘弹性材料、面积及厚度的设计,为粘弹性材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目标:1.完成功率流理论方法、功率流与振动分析和噪声控制间的关系研究;2.完成车身声固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和声学特性分析;3.建

6、立汽车车身粘弹性材料、面积、厚度等设计方法;4.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2~3篇。资助经费:15万研究周期:12个月课题4: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的数值仿真模型开发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基于计算机虚拟技术的汽车碰撞安全设计的迫切需要,结合汽车碰撞法规及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铝蜂窝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的高精度数值仿真模型的开发方法,包括:基于铝蜂窝结构关键材料与连接界面的力学性能测试,建立完备的材料和界面力学性能数据库,发展准确的材料和界面碰撞响应与失效行为表征技术;基于通用碰撞仿真软件,发展可变形壁障的高效建模技术,突破偏置碰撞仿真中可变形壁障结构

7、动态效应、局部大变形和严重撕裂等模拟难点,全面提升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模型的仿真精度、稳定性和计算效率。研究目标:1.面向复合加载模式和20m/s内加载速率的铝蜂窝结构材料和界面失效模型和标定方法;2.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的结构动态效应模拟技术和大变形撕裂模拟技术;3.建立适用于偏置碰撞仿真的可变形壁障模型,模拟结果与验证试验偏差小于10%;4.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2~3篇。资助经费:15万研究周期:12个月课题5:面向侧面碰撞安全的车身B柱可靠性优化方法研究内容:在开展车身轻量化工作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制造环境、材料的多相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使

8、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制造和装配的偏差等将导致板件厚度和几何尺寸的不确定性。这些固有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能参数的概率随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