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ID:27644649

大小:7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_第1页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_第2页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_第3页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_第4页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区域专利竞争力分析与评价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摘要:通过构建涵盖专利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运营能力、保护和管理能力4个维度22个指标的专利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专利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我国区域之间专利竞争力存在很大差距,东部地区的专利竞争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并且在各区域内部,专利竞争力表现出很大的差距性。关键词:专利;竞争力;评价指标;作者简介:雒园园,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研宂方向:知识产权管理。客观科学地评价各地区专利竞争力、分析区域专利竞争力的差异与对策,明确各自的优劣势,取长补短,

2、对于各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者对区域专利发展的测度进行了有限的研宄:朱肖颖(2010)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三个方面建立区域专利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施学哲、杨晨(2010)揭示丫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竞争棊础、竞争潜力、竞争实力三个模块的运行机理,构建了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谢文照、罗爱静(2010)初步构建了W家综合配套实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个方面的指标。王正志(2012)的《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

3、理等环节出发,以区域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流动水平、综合绩效、创造潜力为维度,测度了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于丽艳(2009)对我国34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利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评价、比较和分析,建立了专利中请量、专利中请结构、专利归属情况、专利申请来源、专利执法情况五个方面的专利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现冇指标体系从测量维度方面人多侧重于专利的产出与保护方面的考量,忽视Y专利投入和专利运营的测度:从测量指标方面表现为指标体系理论性较强,虽较为科学,但缺乏实践操作性。本文根据区域专利竞争力的内涵,构建了4个维度22个定量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方

4、法进行分析评价。一、区域专利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专利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区域专利竞争力是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区域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专利活动参与者实现创新资源的吸纳、集结、配置、转化,在专利投入、产出、运营、保护与管理等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竞争者的、能够使其自身处于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能力。本文从专利投入、产出、运营、保护与管理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由于专利与区域创新资源、区域经济基础密切和关,考核总量指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对欠发达或者规模小的地区无激励作用,所以木文建立指标体系时

5、尽可能不釆用总量(1)专利投入能力。区域专利投入能力是由区域内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决定的,R&D(全社会研宂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反映区域内包括政府在内的专利竞争主体的资金投入能力;万人R&D研宄人员数量反映区域人才的投入能力。为了反映企业在区域专利创造潜力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本文采用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比重两个指标反映企业的投入能力。(2)专利产出能力。从国内外文献来看,专利产出能力是通过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两个方面指标来衡量。专利中请和授权量向来是衡

6、量专利数量必备的指标。与专利申请量相比较,专利授权量更能说明区域的专利拥有量,更能衡量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专利授权量延迟性的特点,导致时效性较差,因此本文将结合使用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作为衡量专利产出能力。专利质量一般采用PCT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其中,PCT专利年度中请量是指我W中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向境外中请的专利数量。此外,专利的维护是有成木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通常需要历经专利竞争者的无效申请检验,所以专利冇效量也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所谓专利有效量是指年度区域内国内专利

7、有效时间超过10年的数量。有效专利的数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准确地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专利的有效量,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有效情况,能够反映区域科技创造力。因为本文尽量采用相对指标,所以在考核区域专利产出能力时,最后釆用百万人U专利申请量、百万人口专利授权量、百万人口PCT专利申请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百万人门发明专利有效量作为评价指标。同时,列入企业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这一指标,反映企业专利创新的质量,旨在考核企业在区域专利创造能力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3)专利运营能力。木文从专利产业化、商品化和资木化三个角度衡量专利运用能力。专利产业

8、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杨晨、施学哲(2012)采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门贡献率作为评价指标,但是该指标未纳入统计门径,无法获取确切的统计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