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

ID:27644762

大小:2.43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2-05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_第1页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_第2页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_第3页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_第4页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的空间分布与人口迁移二节现今的世界人口迁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節人口的空間分布與人口遷移第二節現今的世界人口遷移第11章 人口(二)一人口分布二人口遷移的推拉模式三人口遷移的種類第一節 人口的空間分布與人口遷移一人口分布全球的人口分布不均,約有9/10的人口定居在北半球;2/3人口分布在北緯20~60度的範圍內;9/10的人口僅分布於1/5的地面上。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地形、氣候;亦有人文因素,如開發早晚、耕作方式、都市化程度、經濟發展條件與交通狀況等。通常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來自兩者雙重交互的影響。世界三大人口聚集區氣候與地勢高低是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

2、在東亞到南亞等季風亞洲區、歐洲與美國東部。季風亞洲區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人口大多集中在沿海的三角洲平原或河谷平原,除了日本、臺灣外,大部分地區都市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人口以農作為主,尤其是稻作農業,顯見耕作方式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歐洲人口主要分布於歐洲中部的煤產區、部分沿海及內陸河谷平原區。歐洲國家都市化程度較高,如德國85%、英國90%、法國74%,大部分歐洲居民都住在城市中,廣大的鄉村人口較為稀疏。美國東部北美洲的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東南低地區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人口聚集於都市,特別是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約600公里的地區。臺灣地區的

3、人口分布臺灣地區人口分布極不均勻,低平的西部平原人口密集,其次是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而高聳崎嶇的中央山脈則人口稀疏,顯見地形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臺灣地區的人口分布西部平原人口也呈現不均勻的分布,人口高度集中於北部都會區,其次是南部和中部,可見都市化也會影響人口分布。二人口遷移的推拉模式地理學家通常以推力與拉力來解釋人類空間移動的機制。推力:讓人們移出原居地的原因,包括有自然災害、戰爭、傳染病、貧窮、高失業率、低工資、缺乏土地等因素。拉力:吸引人們遷移入目的地的條件,教育水準高、經濟條件好、就業機會佳、醫療衛生優良或是燦爛的都會生活等。

4、推拉模式(舉例說明)鄉村人口向都市移動的現象頻繁,係因都市的拉力含就業機會、教育、生活水準等優越環境;相反的,鄉村的推力有經濟貧困、就業機會不足等較差的環境。城鄉遷移的動機與影響推拉模式圖在人口的遷移過程中可能出現干擾遷移活動的因素,稱為中間障礙,如距離、國界、移民法、個人性格及適應能力等。三人口遷移的種類人口遷移的種類十分複雜,以範圍來分,有國內性與國外性(國際性);以時間來論,有暫時性與永久性;以動機來說,有強迫性與非強迫性(自願性)等不同的分類,本文將永久性的人口遷移依據遷移動機分為以下二種:強迫遷移(forcedmigrat

5、ion)自由遷移(freemigration)強迫遷移(forcedmigration)居民無從選擇下,被迫的人口遷移。此種遷移通常發生於特殊的環境中,例如:非洲黑人被強迫遷移至新大陸;印度人遷移到東南亞、加勒比海以及東非等英國殖民地;華人遷移至東南亞(圖11-5)或美國。華人的外移自由遷移(freemigration)居民可以自由選擇移出或不移出。例如:白人遷移到新大陸;歐洲的大量移民,至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拉丁美洲與南非。這股白人的外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美國制定限制移民的法案後,才稍減緩。開發中國家的自由遷移開發

6、中國家居民為追求新的機會遷移到已開發國家。如近年來美國移民以墨西哥人比例最高、數量最多;2004~2005年英國湧入近60萬名東歐移民。人口壓力大而移民至新大陸。如日本人移民至美國夏威夷、拉丁美洲的巴西與阿根廷、澳洲與紐西蘭等。世界人口遷移(1855~1915)世界人口遷移圖(1950以前)歐洲人移植北美南歐人移植拉丁美洲英人移植南非和澳、紐非洲黑奴運至美洲印度移民中國移民北美殖民西移俄人向東殖民鄉村地區的自由遷移鄉村居民因為經濟因素而遷移至都市,使得都市人口比例高,都市化愈顯著,經濟發展因而更快速,而人口持續遷移到

7、都會地區的現象更趨顯著,如2005年臺灣地區約70%人口居住在面積僅占17%的都會區。半自願性遷移發生於較原始社會的半自願性遷移,稱為原始遷移(Primitivemigration),此種遷移多為暫時性遷移。為了適應環境所產生的人口遷移,例如:高緯地區的因紐特人為追尋食物而不斷遷移;或是在熱帶雨林中,為維持土地負載力而進行游耕的遷移活動。一全球化潮流下的人口遷移二難民潮—特殊的遷移潮三全球化下的人口議題第二節 現今的世界人口遷移一全球化潮流下的人口遷移1950年代以後的人口遷移大都屬於自由遷移,但形式十分複雜,不僅有全球性的,如跨洲

8、、跨洋的遷移;也有區域性的,如鄉村與都市的遷移。特性:大致具有由落後地區(開發中國家、鄉村)到富裕地區(已開發國家、都市)。全球性的移民世界人口遷移圖(1950年代以後)第一波全球性移民潮出現於1950年代西歐的比利時、法國與德國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