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ID:27647923

大小:11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史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6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1956—1966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十年〉第三阶段:1966.5—1976.10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革十年》第四阶段:1978—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2、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二、幵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949年10月1日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①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

3、②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脑获得统一)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稳定物价之战1目的:为巩固新生的政权2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3作用:全国物价开始趋向平稳二、土地改革女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

4、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2)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3)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4)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精神:

5、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1、稳定物价2、土地改革(1950.6—1952年底)3、抗美援朝(1950.10—1953.7)4、西藏和平解放(1951)》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届人大)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性质〉3、选

6、举毛泽东为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召开: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尼的万隆,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2)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

7、行的会议(性质地位).3).万隆会议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4)会议中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国间矛盾错综复杂.5).万隆会议出现分歧时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呼吁什么?答:求同存异;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6)影响: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目

8、的:有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