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ID:27648239

大小:208.84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2-05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1页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2页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3页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4页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学习指导:1、掌握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新体系;2、理解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要求及发展趋势;教学方法、手段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作用;3、了解复式教学的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基本思路。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初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一、初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材编写是否妥善,直接关系到初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课程改革与人的素质发展1、人的素质发展是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价值选择。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对人类科学知识的选择,它涉及到什么样的知识是

2、最有用的知识,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是最佳的组合。选择认为是最为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满足社会发展、个人发展需要。2、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呼唤着初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蓝图课程定义: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的实施策略。素质教育实施与否,很大程度反映在课程设置上。现行初等教育的主要弊端:一是以文化知识的灌输为核心,只重考试科目,忽视德、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二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升学率的高低被误认为是评价一所

3、学校办得好坏的唯一标准;三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相当突出,学生实在不堪忍受;四是很少考虑学生兴趣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弊端集中反映在课程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1、课程结构的要素不全,重知轻德,忽体美。2、以不完善的学科课程作为唯一组织形式。3、课程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二)课程改革的目标1、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与教育目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发展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具有国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实质: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初等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

4、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达到国家所期望的水准,以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它包括四个要点其一是时限,即初等教育阶段从其起点到终点的期限以及在此期间内学生参加各类学习的时间限度。其二是学生在这一学段最终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其三是国家的期望。其四是学生的主动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2、构成初等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1)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2)体现初等教育阶段学校性质与任务的统一

5、。初等教育阶段的学校性质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即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素质是此类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初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改革目标的设计上,应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基本出发点,应着眼于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发展。(3)体现学生原有的发展水平与其新的发展水平的统一。在确定教学难度与速度时,应依据“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三)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1、课程观念理性化(1)增强课程意识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学校教育行为的根本依据。学校要把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的落实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作出具体部署。(2

6、)明确课程概念课程不仅是所有学科的总和,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不仅包括显性课程,还包括隐性课程,校报、墙报、雕塑、学校建筑及学风校风。(3)深化对课程功能的认识。我们的老师往往将课程功能偏狭化了,仅仅理解为知识灌输,理解为考试操练,这是不正确的。课程的功能根本在观念上将课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工具,作为教师设计具体教育活动的依据,作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信息来源。2、课程结构的最优化使小学课程体系的建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以实现社会和人的双向发展。表现:1)调整、优化学科课程。从相关学科的联系出发安排课程和课时比例;

7、学科之间:音乐、美术与语文也要加强联系;各学科内部也要强化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各环节协调一致。2)强化活动课程3)开发隐性课程3、课程内容综合化、基础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力求知识的完整,将现行的许多学科进行有机的合并。4、课程形式多样化1)各类课程组合的不同形式,分科课程与活动活动课程如何组合。2)各课程内部组合的不同形式。3)某些必修科目的层次安排。4)选修科目内容及其课时安排的多样性。5、课程建设现实化1)要处理好继承、改革和发展关系。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根据我国教育之间的任务和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吸收和借鉴各国

8、课程理论合理部分。2)处理好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关系。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某些思想、方法在理化上是可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