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ID:27648738

大小:71.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李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湖南永州425006摘要:FI的:本研宂意在探讨托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胧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肱骨干骨折的96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组给予带锁加压钢板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屮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带锁髓内钉组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带锁加压钢板组相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带锁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屮出血量明显少于带

2、锁加压钢板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69.5±9.2Vs80.7±10.5;术屮出血量:101.3±20.7Vs189.6±23.9,P<0.05)。但带锁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与带锁加压钢板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00%Vs4.34%,P>0.05)o结论: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屮,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带锁髓内钉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带锁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关键词:带锁髓内钉;锁加压钢板;肱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近年來,肱骨干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多,约占全身骨折的30。

3、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会引起骨折畸形、骨折愈合延迟或者不愈合,研宄显示其发生率为1-13%[1]。R前,随着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手术治疗的推广,手术治疗已成为肱骨干骨折治疗的主流。随着两种技术的使用,逐渐发现带锁加压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时,由于肱骨人结节嵴生理性凸起,造成钢板不贴合,需要塑型等情况。其次,其剥离范围较髓内钉要大,三角肌、胸人肌、剥离后,容易出现上肢术后功能影响。而锁髓内钉的设计更符合生物力固定原则,更符合生物学接骨的概念。一定程度上,效果可能优于带锁加压钢板技术。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集的96例肱骨干

4、骨折患者分别进行的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肱骨干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部肱骨干骨折病人96例,年龄在18-68岁之间。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检查,确诊为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根据患者手术中内固定方式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带锁髓内钉组50例,男性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7.9±15.4岁;带锁加压钢板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39.6±13.7岁。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①经X光或CT检查确诊为肱骨干骨折者;②新发骨折且

5、未经任何处理者;③非手术治疗不能维持稳定者;④手术复位过程中出现挠神经麻痹、开放性骨折、伴随有臂丛损伤折。排除标准:①未成年人;②陈旧性骨折(3周以上)、继发肿瘤的病理性骨折。③病理性骨折或者患有代谢性、内分泌性骨病者[2】。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治疗方法1.2.2带锁髓内钉组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在肩峰外侧皮肤与肱骨人结节顶端间进行纵切U后,钝性分离三角肌肌纤维和筋膜以充分暴露肱骨干骨面,选取大转子顶部内侧,顺髓腔方向为进针点,在X线机透视下进行扩髓或不扩髓(原则是髓腔比髓内钉粗1mm),

6、逆行插入适宜髓内钉后复位。用瞄准器锁定远端锁钉后,加压骨折的近远端,徒手锁入远端锁钉[3】。1.2.3带锁加压钢板组患者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采取适宜的切口位置和长度,切开皮肤,剥离骨膜,充分暴露骨折的肱骨干,若有残余的骨折小碎片给予清除,但保留较大碎片。对骨折断端进行手法复位,选取适宜的锁定加压钢板,用螺钉行骨折远近端锁定(确保骨折复位良好),留置引流管。根据患者病情,行2〜4周石膏托行外固定[3]。1.3术后处理术后酌情滴注抗生素,提高患肢抗感染能力。两组患者术后在医生指导下,及早进行握拳、肩、肘关节活动等功能锻炼,增加血液循环,避免粘连。1.4观

7、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①手术吋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吋间、骨折愈合吋间(手术结束时间至临床治愈吋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骨折愈合标准[4】:①骨折部无异常活动;②无压痛、纵向叩击痛;③X或CT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形成或骨折线模糊;④拆除外固定后,上肢可向前平举lKg重物并持续1分钟;⑤连续2周骨折处不变形。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为有统计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