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ID:27652801

大小:141.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_第1页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_第2页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_第3页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_第4页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爱知)满分:70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各组成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A、安分(f^n)守己(jian)人命B、吹毛求疵(ci)o)逼人C、发人深省(xing)(e)按(dn)部就班绰绰(chud)有余耳濡(ru)目染B)(1分)背(bei)并离乡瞠(ch^ig)目结舌风驰电掣(chd)草菅咄咄(du刚正不阿虎视眈眈(dan)荒谬D、含辛茹(nl)苦荷(he)枪实弹(miu)绝伦2、趣味姓氏(3分)(1)读下面这个谜语,先猜出四种#,然后按音序将其重新排列。天下第

2、一家,岀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这网种姓是:o若按音序重新排列的顺序是:()()()()(2)写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解()仇()洗()纪()3、我会填字典(3.5分)(1)《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扛”、“杠”、“虹”在字典中的位置是()在前,()在中,()在后。(2)“乃”字的笔顺是,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画,在字典里“乃”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你的,你②竟③才④是,为⑤就,于是。“乃”在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屮应取第种解释,在“失败乃成功之母”中应取第种解释。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2分)某小学

3、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5、口字谜(3分)(1)五口——(())(2)六口一(3)七口——()(4)十口——()()6、人体的部位常常被用来比喻有关的事物或事理,如“手腕一一手段,手足一一兄弟”。请你写出下列人体有关“心”的部位,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2分)(1)心腹——(2)心肝-(3)心脏——(4)心胸7、看字猜成语(2.5分)如••宰0$(晕头转向)杭

4、航亚——哑(迁——迈()道iS()i己认()8、活学活用(3分)(1)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两个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O(2)教室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两个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O(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游戏、赛跑。请写出两个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O9、写出与这些成iB•相关的人物。(3分)四而楚歌一一()望梅止渴一一()指鹿为马——()入木三分一一()图穷匕见一一()卧薪尝胆——()10、有一个人要出门做买卖,可他不懂生意经,朋友便

5、给他写了四句打油诗,每句是一个“一”字幵头的成语,请你写写看。(2分)(1)劝告你不听一一()(2)什么都不懂一一()(3)本利都丢光一一()(3)美梦全落空一一()11、下面的电报稿可以有儿种解释?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分別表述出来,每种意思不超过15个字。(3分)电报稿:车已开五口即到。12、下而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的名字或笔名,有人巧妙利用它们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碧野田间牛得草。请写出下联:o(1分)碧野巴金冰心张天翼牛得草白杨田间林里马识途流沙河13、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3分)在寂静的月夜

6、,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梃拔苍劲的竹子吋,你会髙歌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的美好诗句。14、有趣的“四”字。(3.5分)(1)、《四书》是《大学》、、和(2)、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_15、在《三国演义》屮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0.5分)请你完成关于这位英雄人物的两个歇后语:(1分)[英雄]失荆州[英雄]喝酒一一。16、仿照例句,再写三个表现你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3分

7、)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酣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让人:语文是,让人:语文是,让人o二、阅读训练营(25分)(一)、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1)解释字的意思。(1分)A、识:B、欲:(2)翻

8、译下列句子。(2分)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B、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①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八、连壳吃可以清热。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这是因为()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4)阅读木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2分)(二)欣赏是一种善良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